[实用新型]一种水稻制种脱粒清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75943.9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30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凯;赵松林;王咏菠;钟雪莲;顾全盛;李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鑫源种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2/18 | 分类号: | A01F12/18;A01F12/44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集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6 | 代理人: | 董红涛 |
地址: | 6225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制种 脱粒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制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制种脱粒清粮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收割,收割之后需要人工进行捶打脱粒,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存在脱粒不彻底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清理不干净的问题。一种水稻制种脱粒清粮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的顶端均贯穿箱体的顶部,并且两个转动杆之间缠绕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方式,通过捶打杆对稻穗进行捶打可以有效的进行脱粒工作,同时将脱粒之后的稻谷利用滤板进行过滤,可以及时将杂质进行过滤,整个装置不仅省时省力,同时避免了传统中采用人工脱粒时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制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制种脱粒清粮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主食,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
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现有技术中由于水稻在进行收割时需要进行脱脱粒处理,目前主要采用大型的收割机进行收割,但是在一些较为偏僻的地块,大型收割机将无法到达进行收割,这时还是需要人工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收割,收割之后需要人工进行捶打脱粒,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存在脱粒不彻底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清理不干净问题,显得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制种脱粒清粮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收割,收割之后需要人工进行捶打脱粒,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同时还存在脱粒不彻底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清理不干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制种脱粒清粮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隔板,隔板的顶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两个转动杆的顶端均贯穿箱体的顶部,并且两个转动杆之间缠绕连接,两个转动杆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捶打杆,箱体的顶部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主电机,且主电机输出轴与两个转动杆中的其中一个之间传动连接,隔板的底部设有贯穿箱体侧壁的滤板,且滤板的一端与箱体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并且滤板的底部与箱体的内侧底部之间弹性连接,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框,且承载框的内侧设有连接杆,箱体外壁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副电机,连接杆的一端贯穿箱体侧壁与副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且连接杆上套接有凸板,并且凸板位于承载框的内侧。
优选的,两个转动杆的底端均通过转轴与隔板的顶部之间转动连接,且两个转动杆的顶端均通过轴承套贯穿箱体的顶部,两个转动杆位于箱体顶部的一端上均套接有皮带轮,且两个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缠绕连接。
优选的,箱体上部两侧均连通有进料框,隔板的底部安装有卸料阀。
优选的,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通过滑轨与箱体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滤板的一端通过槽口贯穿箱体侧壁,滤板底部远离滑轨的一侧与滑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且两个挤压弹簧的一端分别与滑轨的内侧底部以及箱体的内侧底部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转轴与箱体的内壁之间转动连接,且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套贯穿箱体侧壁。
优选的,箱体外部一侧嵌接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位于隔板的顶部,箱体的外部一侧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门体,且门体位于隔板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鑫源种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鑫源种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759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专业穿外墙套管定型配件
- 下一篇:一种水稻种子培养用安全的培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