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83868.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208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钱善华;周储朋;任海栋;卞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无锡钡镭新材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材料 粘附 性能 对比 测量 装置 | ||
1.一种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单元(100),包括箱体(101),所述箱体(101)的顶板(101a)上设置有物料进口(N1),所述箱体(101)的底板(101b)上设置有物料出口(N2);
控制单元(200),放置于所述箱体(101)的内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101b)上的电机(201)、与所述电机(201)连接的控制箱(202)、与所述控制箱(202)连接的显示屏(203)以及与所述控制箱(202)连接的旋钮(204),所述旋钮(204)设置在所述顶板(101a)的外部;
传动单元(3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1)的外部,包括与所述电机(201)连接的第一轮(301)、与所述第一轮(301)连接的第二轮(302)、与所述第二轮(302)连接的第三轮(303)以及与所述第三轮(303)连接的第四轮(304),所述第二轮(302)与所述第三轮(303)设置在第一传动轴(306)上,所述第四轮(304)设置在第二传动轴(307)上;以及,
执行单元(400),设置于所述箱体(101)的内部,包括与所述传动单元(300)连接的第一齿轮(401)、与所述第一齿轮(401)啮合的第二齿轮(402)以及与所述第二齿轮(402)啮合的第三齿轮(4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100)还包括第一板(102)和第二板(103),所述第一板(102)和所述第二板(103)设置在所述箱体(101)的内部,所述第一板(102)和所述第二板(103)将所述箱体(101)分隔成第一容置空间(M1)、第二容置空间(M2)和第三容置空间(M3),所述控制单元(200)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M1)内,多个所述执行单元(400)分别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M2)和所述第三容置空间(M3)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02)通过螺栓联接在所述顶板(101a)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203)通过螺栓联接置于所述控制箱(202)的正前方,用来显示所述电机(201)的转向和转速。
5.如权利要求1、2或4任一所述的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300)还包括张紧组件(305),所述张紧组件(305)包括放置所述张紧组件(305)的外壳(305a)、与所述外壳(305a)连接的螺母环(305b)、与所述螺母环(305b)连接的丝杆(305c)、与所述丝杆(305c)连接的张紧轮支撑(305d)以及与所述张紧轮支撑(305d)连接的张紧轮(305e),所述丝杆(305c)与所述张紧轮支撑(305d)的连接处设置有推力球轴承(305f),所述张紧轮支撑(305d)与所述张紧轮(305e)的连接处设置有深沟球轴承(305g)。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305)设置多个。
7.如权利要求1、2、4或6任一所述的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401)的齿宽比所述第二齿轮(402)的齿宽略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401)的齿宽比所述第三齿轮(403)的齿宽略宽。
9.如权利要求1、2、4、6或8任一所述的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100)还包括密封装置(104),所述物料进口(N1)和所述物料出口(N2)处分别设置有所述密封装置(104)。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润滑材料粘附性能对比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单元(100)还包括橡胶垫(105),所述箱体(101)的底部对称设置有所述橡胶垫(105),所述橡胶垫(105)设置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无锡钡镭新材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无锡钡镭新材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8386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长度的哑铃
- 下一篇:一种车外LED显示器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