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功能板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87662.5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70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涛;刘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创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张彩珍 |
地址: | 22649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功能 装置 | ||
本方案公开了一种光学功能板,该光学功能板由依次连接的五层结构组成,包括结构层、第一均光层、发光层、第二均光层和入光层。通过挤出机模内共挤出复合成型。结构层是棱镜结构;均光层由聚苯乙烯和发泡粒子为主体材料制成,发光层是由红、绿量子点材料和聚苯乙烯按比例共混制备,入光层是由扩散剂和聚苯乙烯混合制成。此功能板具有高亮度、高色域、光线均匀化、高遮蔽效果、轻薄化、加工效率高等多重功能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背光及照明产品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功能板及含有该光学功能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LED直下式背光为目前液晶显示主流背光方案,以照明和显示器背光模块为主,该方案成本较低,但是整体尺寸较厚,能耗较高传统,通常应用于大尺寸且对画质要求一般的显示场景,多数品牌是从室外LED显示、大间距LED逐步过渡到小间距产品。与目前主流显示技术LCD相比,mini LED具备更优良的显示效果,主要定位高端小间距LED市场,分辨率更高,响应速度有数量级的提升,屏幕更轻薄,并且功耗大幅度降低,可作为背光源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屏、智能手机、车用面板以及电竞型笔记本等产品。
主流的LCD显示设备所搭配的彩色滤光片的混色效果较差,最终呈现的色域饱和度不佳,导致色域呈现能力尚不足,色域范围只有NTSC标准的65%~75%。而高色域显示设备可以呈现出更加丰富、更加艳丽的色彩,色域覆盖率可以达到100%~120%,大幅提升用户真实的色彩感受,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专业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方案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功能板,该功能板可应用于背光及照明产品中。
本方案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置,该装置含有上述的光学功能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案如下:
一种光学功能板,所述光学功能板由依次连接的五层结构组成,包括结构层、第一均光层、发光层、第二均光层和入光层。
优选的,所述光学功能板的总厚度为0.3~3.0mm,所述光学功能板的透过率为25%-60%。
优选的,所述结构层包括以阵列方式排布的多个凸起结构。
优选的,所述凸起结构为棱镜结构,圆形结构或多面体结构,所述棱镜结构的棱镜顶角大于等于90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均光层和第二均光层由聚苯乙烯和发泡粒子为主体材料制成,发泡粒子在高温下发泡形成第一均光结构和第二均光结构;所述第一均光结构形成于第一均光层内,所述第二均光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二均光层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均光结构在所述第一均光层中分布的平均密度大于等于400个/mm3,所述第一均光结构的长轴尺寸分布在20~100μm。
优选的,所述第二均光结构在所述第二均光层中分布的平均密度大于等于200个/mm3,所述第二均光结构的长轴尺寸分布在50~150μm。
优选的,所述发光层是由量子点材料和聚苯乙烯按质量比为1~1000:150000共混制备得到,所述量子点材料为红、绿量子点材料,所述量子点材料包括硒化镉核壳类、化学式为APbX3的钙钛矿类或磷化铟类发光材料;
APbX3中,A=Cs或MA,X=Cl、Br或I。
优选的,所述入光层是由扩散剂和聚苯乙烯混合制成,所述扩散剂包括有机硅类扩散剂,所述入光层的下表面形成有磨砂、圆形、V形、或多面体形等微结构。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置,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功能板,所述装置包括显示器,电视机背光。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创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创亿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876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预分拣和运输砝码块的定位托盘
- 下一篇:一种热镀锌线用稳定辊轴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