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排档套O型圈缝合工艺用皮革有效
申请号: | 202122098619.9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7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丽春;毕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广州三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韩广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排档 缝合 工艺 皮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排档套O型圈缝合工艺用皮革,包括皮料本体,所述皮料本体顶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O型圈,所述皮料本体外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缝合口和第一缝合线,两个所述第一缝合线关于O型圈的中轴面对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等结构配合工作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质量高的优点的有益效果,弯折处的设置可使得的形状变换更均匀,支撑起皮料本体具有稳定性,使得皮料本体的外观不易改变,且O型圈位置与画线位置平整放置,并将反包O型圈的两层皮料本体缝合固定,第三缝合线穿过两层皮料本体,并将两层皮料本体缝合固定,使得皮料本体缝合更稳定,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质量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排档套O型圈缝合工艺用皮革。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缝线,用于汽车内饰两块皮质面料的拼接,主要作用是缝合皮料和装饰美容,缝线工艺在汽车内饰应用广泛,除了仪表板和中控台,在方向盘、座椅、门板等等地方均有应用,不同的车型档次会搭配不同的缝线工艺风格,为用户打造高品质的内饰和体验感,最初的内饰件换挡杆套口径位置都是使用注塑件进行匹配,以高端品质著称,由于制造成本高,随着工业快速的发展,适合大规模制造的内饰O型圈缝制工艺应运而生,以物美价廉著称。
目前应用最多的排挡罩缝制方式,具备良好装饰效果,提升汽车的内在品质,满足用户的日常追求;为了迎合整个内饰造型的层次感,陆续产生了排挡套造型,排挡套又分为有O型圈和无O型圈两种,结合内饰整体风格可以选择排挡套特征,主要区别在于在对皮料进行缝合时,排挡罩无O型圈在缝合后还需要扎带或别的方式装配口径与注塑件配合,风格偏向于商务,有O型圈的两块皮料缝合后在进行定位缝制O型圈,装配后运动感比较强,具有视觉立体效果,这两种形式通常在整车不同零件上搭配使用。
在使用者使用时,使用者会不断地进行挂挡、换挡等操作,皮料本体长期的在改变自身形状,皮料本体的结构不断受压,导致皮料本体在弯折处会出现难以消除的折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排档套O型圈缝合工艺用皮革,具有降低生产成本、生产质量高和产品结构稳定不易受损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排档套O型圈缝合工艺用皮革,包括皮料本体,所述皮料本体顶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O型圈,所述皮料本体外部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缝合口和第一缝合线,两个所述第一缝合线关于O型圈的中轴面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料本体为两层皮料结构,所述皮料本体的中段设置有弯折处,所述皮料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缝合线且第二缝合线所处水平面与O型圈所处水平面平行,所述弯折处呈“圆”字形,且弯折处两侧的皮料本体存在高度差,所述第二缝合线穿过两层皮料本体并将两层皮料本体缝合固定,第二缝合线位于弯折处内,并将反包O型圈的两层皮料本体缝合固定,起到稳定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弯折处将皮料本体弯折成“O”字形后将向一侧弯折,所述弯折处内部设有第三缝合线且第三缝合线与第二缝合线互相平行,第三缝合线穿过两层皮料本体,并将两层皮料本体缝合固定,使得皮料本体缝合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料本体为PU皮革或PVC皮革制成,所述皮料本体的厚度为0.5mm至1mm,这样设置可使得皮料本体的结构不易受损且皮料本体形状的改变不麻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皮料本体的顶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条,所述防护条的数量为四个且各防护条将皮料本体表面弯折,所述防护条的中部至底端随弯折处的弯折而弯折,将防护条设定成适配皮料本体初始形态的形状,后续在使用皮料本体时,防护条形状的改变即可发挥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广州三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亚电器有限公司;广州三木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098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