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管拉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00182.8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18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宏军;杨长江;李姜毅;郑求元;许前;向希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昌利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4 | 分类号: | B21D3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赵红万 |
地址: | 443000 湖北省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管 拉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钢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管拉伸装置,以解决复合钢管生产过程中,内衬管轴向延展得不到释放的问题;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设有拉伸液压缸,拉伸液压缸端部连接有滑动轴,滑动轴末端连接有调整卡盘,调整卡盘上设有夹紧装置;通过拉伸液压缸带动固定了内衬管的调整卡盘,将轴向延伸的多余不锈钢牵引出释放,进而保证内衬管与钢基管贴合严实光滑,提高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增加的外部拉伸装置,可有效消除钢基管‑内衬管摩擦力对于不锈钢内衬管轴向延展的影响,改变复合时内衬刚性需求条件,在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下,降低不锈钢厚度,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钢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管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简称双金属复合管,它以碳钢管作为基管,外层涂塑防腐,内衬不锈钢作为内防腐,通过机械冷扩法、爆燃法,水压法等复合工艺将不锈钢内衬管与铁基管复合成双金属管材,而我公司主要采用机械冷扩法。
在加工制作复合钢管时,磨头是螺旋线行进,当辊磨头在旋转复合时,不锈钢内管径向延展,紧贴钢基管,轴向延展的不锈钢通过出口释放,这样的复合管内壁光滑,质量上佳,现有我公司增加产品类型,逐步向大口径水务用管转型,钢基管由螺旋管和直缝管替代原有无缝管,加上大口径钢基管,径向刚度变弱,在库存堆积和运输后,因为刚性问题,管口都会略有变形,管径也存在微小差异,当与内衬不锈钢套管后,钢基管和内衬不锈钢套管间会存在大小不一的间隙,有的地方甚至会紧密贴合,这样双金属管在机械复合时,由于局部双金属贴合度太高,钢基管-内衬管摩擦力变大,不锈钢内衬管此时会受到两种力,不锈钢延展推力和钢基管-内衬管之间的摩擦力。
情况一:当不锈钢延展推力大于钢基管-内衬管摩擦力时,复合管内壁光整或出现部分游泳圈似凸痕,这样内衬管满足生产要求;
情况二:当不锈钢延展推力小于等于钢基管-内衬管摩擦力时,这样就会出现如图2所示的情形,不锈钢内衬管轴向刚度不足以推动后端的不锈钢内衬管向外部轴向释放,轴向延展不锈钢得不到释放,会积压在某一位置上,当磨辊头工作到该位置后,轻者就会出现内衬管环形凸起,也就是双金属层分离,严重的会使内衬不锈钢会褶皱或者破裂,造成不合格产品。本方案即在此背景下诞生。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表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管拉伸装置,以解决复合钢管生产过程中,内衬管轴向延展得不到释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管拉伸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拉伸液压缸,所述拉伸液压缸端部连接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末端连接有调整卡盘,所述调整卡盘上设有夹紧装置。
进一步的,夹紧装置包括设于调节卡盘上的夹紧液压缸与夹紧块,所述夹紧液压缸端部设有与夹紧块配合的挤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卡盘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夹紧块可调节的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卡盘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夹紧液压缸可调节的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块上形成有与挤压块配合的凹陷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位移油缸,所述位移油缸端部连接有活动架,所述活动架上连接有拉伸液压缸。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架底部设有与固定底座滑移连接的活动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圆周设置有四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昌利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昌利民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0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受热均匀的卷发直发一体机
- 下一篇:氧化铝智能生产线用电气控制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