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枕抽换用挂枕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01646.7 | 申请日: | 202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9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恒;王兴文;楼向东;韩延勤;袁群;李强;李桂君;蔡学利;杨兴;郭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06 | 分类号: | E01B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晓红 |
地址: | 27359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枕 抽换 用挂枕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枕抽换用挂枕器,包括挂载部、连接部和牵引部;所述挂载部用以套设固定于轨枕的螺栓,并与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所述牵引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枕抽换用挂枕器实现了节约劳动力,提高轨枕换枕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枕抽换用挂枕器。
背景技术
在铁路行业,为保持线路质量均衡良好,单根失效混凝土轨枕抽换作业是铁道线路各类维修作业中极为频繁的一项工作内容。
传统作业方式需四人一组,相互配合作业。先用撬棍将旧枕横向拨入扒好的石碴槽内,用绳索拉出旧枕,顺放在路肩上;再用抬钳将新枕抬到石碴槽处,绳索和撬棍并用穿入新枕,用撬棍横拨到位,方可完成。抬钳是利用剪刀撑的原理,作用点在钢筋混凝土轨枕底部,需人工翘起钢筋混凝土轨枕一端窜入抬枕器,再翘起另一端再窜入抬枕器,由于枕底环境复杂不利于翘起操作困难,并且在起吊过程中如果剪刀撑受力不匀极易脱钩,存在安全隐患。传统抽换枕作业存在占用作业人员数量过多、劳动强度高、作业效率低下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枕抽换用挂枕器,该挂枕器节降低了作业强度,提高轨枕换枕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枕抽换用挂枕器,包括挂载部、连接部和牵引部;所述挂载部用以套设固定于轨枕的螺栓,并与所述连接部一体连接,所述牵引部固定于所述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挂载部为垫圈,所述连接部为与所述垫圈以180°错位叠焊的第二垫圈。
可选地,所述挂载部为套筒,所述连接部为设于所述套筒的外壁中段的挂环。
可选地,所述牵引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部,另一端设有拉环。
可选地,所述挂载部和所述连接部均设置为两组,所述牵引部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组所述连接部,所述牵引部的中部设有吊环。
可选地,所述挂载部和所述牵引部均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牵引部的长度差等于轨枕相邻的螺栓间距。
可选地,两组所述牵引部连接于同一所述拉环。
可选地,还包括压装固定所述挂载部于轨枕的螺栓的压紧螺母。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枕抽换用挂枕器作业时,挂枕器通过挂载部套接在轨枕的螺栓上,同时挂载部与连接部固接,牵引部的一端固定在连接部上,另一端可挂载在机械吊钩上起吊,亦可由人工水平拖动,将轨枕拖入和拖出,提高作业安全性。避免了传统换枕作业时,只能通过抬钳将轨枕两端抬起并系挂后抬升,提高了换枕作业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轨枕抽换用挂枕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轨枕抽换用挂枕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轨枕抽换用挂枕器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
01-轨枕、02-螺栓;
1-挂载部、2-连接部、3-牵引部、4-拉环、5-吊环、6-压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016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