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取冰的无气泡冰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18948.5 | 申请日: | 2021-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09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秀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邦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243 | 分类号: | F25C1/243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气泡 盒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取冰的无气泡冰盒装置,其包括有下冰盒、中间盒和冰模盒,所述中间盒插设于所述下冰盒内,且所述中间盒与所述下冰盒之间形成有内腔,所述冰模盒插设于所述中间盒内,且所述冰模盒的底部与所述中间盒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冰模盒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中间盒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冰模盒、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内腔依次连通。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中间盒与所述下冰盒的贴合作用下,避免了下方冰对所述下冰盒的包裹、贴附,从而提高了取冰步骤的易操作性,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模,尤其涉及一种易于取冰的无气泡冰盒装置。
背景技术
冰模是用于冰块成型的装置,随着人们对冰块品质要求的提升,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能够将含有气泡的浑浊冰与不含气泡的净透冰分离的制冰装置,其原理是在冷冻过程中,冰模上下腔之间的水通过孔隙流动,使气泡留存于冰模下方的空腔内。此类装置中,将冰模的下半部分容纳于下方容器中,待冰块成型之后,含有气泡的浑浊冰置于下方容器的腔内,不含气泡的净透冰置于冰模内,这种装置虽然实现了将两种冰分离,但是容器内的冰将冰模的下半部分紧密包裹,并且与冰模的外表面紧密贴附,导致冰在成型之后,难以取出冰模,进而造成使用体验不佳,不能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冰成型后方便取出冰模盒的冰盒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易于取冰的无气泡冰盒装置,其包括有下冰盒、中间盒和冰模盒,所述中间盒插设于所述下冰盒内,且所述中间盒与所述下冰盒之间形成有内腔,所述冰模盒插设于所述中间盒内,且所述冰模盒的底部与所述中间盒的底部紧密贴合,所述冰模盒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中间盒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冰模盒、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内腔依次连通。
优选地,包括有保温盒,所述下冰盒插设于所述保温盒内。
优选地,所述冰模盒内形成有多个成型腔,每个成型腔的底部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中间盒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齐。
优选地,所述冰模盒为硅胶盒,所述中间盒为硬质塑料盒,所述下冰盒为硅胶盒。
优选地,所述保温盒为泡沫保温盒。
优选地,所述下冰盒的顶部边缘处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一外沿,所述第一外沿卡设于所述保温盒的上沿。
优选地,所述中间盒的顶部边缘处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二外沿,所述第二外沿卡设于所述第一外沿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冰模盒的顶部边缘处形成有向外弯折的第三外沿,所述第三外沿卡设于所述第二外沿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外沿的边缘处形成有两个向外延伸的第一提手,两个第一提手对称设于所述中间盒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第三外沿的边缘处形成有两个向外延伸的第二提手,两个第二提手对称设于所述冰模盒的两侧,且两个第二提手分别卡设于两个第一提手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易于取冰的无气泡冰盒装置中,利用所述中间盒将所述下冰盒和所述冰模盒分隔,同时保证所述中间盒与所述下冰盒紧密贴合,当冰冷冻成型后,仅所述冰模盒、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内腔中含有冰,用户在取冰时,只需拉断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的少量冰柱即可取出所述冰模盒,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中间盒与所述下冰盒的贴合作用下,避免了下方冰对所述下冰盒的包裹、贴附,从而提高了取冰步骤的易操作性,较好地满足了用户需要和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冰盒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冰盒装置的分解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邦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邦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18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