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安装的耐磨波纹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20847.1 | 申请日: | 202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0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潘煜森;陈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百尔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112 | 分类号: | F16L11/112;F16L11/12;F16L33/02;F16L58/10;F16L57/06;H05F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孟贝蒂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装 耐磨 波纹 软管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安装的耐磨波纹软管,包括管体、编织网层和接头,所述管体包括有内胶层、钢丝骨架和外胶层,所述钢丝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内胶层的外表面,所述外胶层覆盖于所述钢丝骨架与所述内胶层的表面,所述外胶层贴合所述钢丝骨架形成螺旋状凸起结构,所述外胶层的表面覆盖设置有所述编织网层,所述接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管体的一端。通过在外胶层外侧覆盖一层由耐磨纤维线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层,避免管体直接接触外物导致磨损,进一步增强耐磨性能,并且通过接头方便连接设备使用,拆卸组装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易安装的耐磨波纹软管。
背景技术
市面上看到的软管都是表面平滑的,假如使用时会摩擦到地面或经常碰到其他物件时,外表面接触的面积会比较大,容易被磨破。现在有些商家会采用外表有凸起的软管减少软管表面与地面或者其它物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软管的磨损,这种方式只能减少磨损面积,延长使用寿命,但是软管的主体仍会被部分磨损,并且现有的软管连接接头通常是通过和管道注塑成型,拆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安装的耐磨波纹软管,通过在外胶层外侧覆盖一层由耐磨纤维线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层,避免管体直接接触外物导致磨损,进一步增强耐磨性能,并且通过接头方便连接设备使用,拆卸组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安装的耐磨波纹软管,包括管体、编织网层和接头,所述管体包括有内胶层、钢丝骨架和外胶层,所述钢丝骨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内胶层的外表面,所述外胶层覆盖于所述钢丝骨架与所述内胶层的表面,所述外胶层贴合所述钢丝骨架形成螺旋状凸起结构,所述外胶层的表面覆盖设置有所述编织网层,所述接头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管体的一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胶层通过拉管机拉出,然后将钢丝绕成螺旋状形成钢丝骨架,将钢丝骨架套设在内胶层的外侧,然后通过将套设了钢丝骨架的内胶层放入挤出机模头,通过挤出机模头挤出一个管状的塑料,该塑料层为外胶层,外胶层在挤出后机器在管内会有一个负压,外胶层与钢丝骨架接触的位置会紧贴钢丝骨架,而钢丝骨架缝隙的位置,外胶层内凹接触到内胶层与内胶层结合,从而形成管体,因此在和钢丝骨架接触的位置会凸起,从而在管体的表面形成螺旋状的凸起结构。最后通过编织机编织一层编织网层覆盖在外胶层的表面,在使用的过程中编织网层直接接触地面或者其它物体,避免管体直接接触磨损,并且通过可拆卸的接头方便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接头包括连接部、若干个夹片、锁紧螺母和内套管,所述内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若干个所述夹片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若干个所述夹片呈圆形阵列式分布于所述内套管的外侧,所述夹片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锁紧螺母套设于所述夹片外侧,所述管体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内套管与所述夹片之间的缝隙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用于连接设备,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连接部一端一体成型有内套管,内套管的外径略小于管体的内径,使管体一端可以套设在内套管中,并且为了连接更加紧固,通过若干个呈圆形阵列式分布的夹片对管体进行夹紧,具体地,夹片是具有弹性的金属夹片,且夹片的厚度从靠近连接部端到自由端逐渐变薄,夹片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通过转动锁紧螺母,使锁紧螺母向连接部的方向移动,即可使夹片向内压对管体进行夹紧,松开时反转锁紧螺母即可松开。
更优选的,所述内套管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垫填补内套管和管体之间的缝隙,防止漏水、漏气等。
优选的,所述编织网层由多根耐磨纤维线编织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耐磨性是纤维表面承受摩擦的能力。常以纤维断裂时所能经受的摩擦次数来表征,通过耐磨性能好的纤维编织而成的编织网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能够有效的延长管体的使用寿命。
更优选的,每根所述耐磨纤维线由多根聚酰胺纤维线捻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百尔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百尔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0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