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的高压灭菌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23999.7 | 申请日: | 2021-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22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任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L2/07 | 分类号: | A61L2/07;A61L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李自强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城乡一***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高压 灭菌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生物的高压灭菌锅结构,包括锅体,锅体的上端活动卡接有锅盖,所述锅盖上安装有提手、压力表和安全阀,锅体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承载需要消毒的容器的挂架,锅盖上开有排压孔,排压孔内部安装有阀门,且阀门由其上固定连接有的把手控制,阀门和排出管相通。本实用新型可以在打开之前将部分水蒸汽通过排出管排出实现压力平衡方便打开锅盖,并且水蒸汽排出之前会液化,避免了有大量的水蒸汽在室内弥漫,也可以防止工作人员被烫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的高压灭菌锅结构。
背景技术
在进行微生物实验之后要对相关的器皿进行清洗,为了避免造成污染,通常都会对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器材尤其是容器进行灭菌,目前在采用的灭菌方法大部分都是使用高压灭菌锅,现有的大部分的高压灭菌锅,都是采用电热丝对内胆中的水分进行加热,利用水蒸气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进行灭菌。但是目前绝大部分的高压灭菌锅在打开锅盖时,由于压力变化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可能导致工作人员被烫伤,并且大量的水蒸气在实验室中弥漫,会影响实验人员的作业,而如果等到完全冷却再打开又会耗费太长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的高压灭菌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的高压灭菌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的高压灭菌锅结构,包括锅体,所述锅体的上端活动卡接有锅盖,所述锅盖上安装有提手、压力表和安全阀,提手方便工作人员拿取锅盖,压力表和安全阀均为现有技术故不做赘述,所述锅体的内部安装有用于承载需要消毒的容器的挂架,挂架为可拆卸的,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容器放入锅体的内部,或者是将容器从锅体内部取出,所述锅盖上开有排压孔,所述排压孔内部安装有阀门,且阀门由其上固定连接有的把手控制,所述阀门和排出管相通,当需要开盖时排出管可以将锅体内部分水蒸汽排出,同时让压力平衡方便打开锅盖。
优选的,所述锅盖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杆,且插杆上开有卡口,所述锅体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与插杆相适配的插座,所述插座通过其内侧壁上开有的滑槽滑动连接有插块,插杆可以插入插座的内部,插块可以插入卡口的内部,从而使锅盖稳定的处于闭合状态,且插块与滑槽的槽底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插座的内端面上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依次贯穿滑槽的槽底和插座的下侧面与滑动连接在锅体外侧面上的滑动环相互连接,通过控制滑动环的运动,即可控制插块是否能够缩回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阀门包括固定板和压环,所述固定板和压环均固定连接在排压孔的内侧壁上,且固定板和压环之间水平转动连接有转板,压环和固定板可以相互配合夹住转板,从而可以很好的保证密封,所述转板和固定板上均开有贯通口,所述转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通过其上固定套接有连接板与把手相互连接,把手的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控制阀门的开合。
所述排出管包括连接管和拼接管,所述连接管通过锅盖上固定连接有的固定环与锅盖相互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固定管相通并与固定管转动套接,另一端与拼接管相互插接,此种设置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将锅盖取下。
优选的,所述拼接管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安装框,安装框与锅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的侧壁上安装有多个制冷块,制冷块以安装框的侧壁为分界线,冷端位于安装框的内部热端位于安装框的外部,所述拼接管位于安装框内部的一段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冷凝点,制冷块通过电缆与外界电源相通,并控制开启和关闭。
优选的,所述挂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插套,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锅体下端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插套相适配的固定块,在放置或取出需要消毒的容器时,可以将挂架直接从锅体的内部取出,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插杆和插块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插杆可以插入插座的内部与插块活动卡接,从而可以使锅盖稳定的盖在锅体上,使锅体的内部实现压灭菌消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3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用筛选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骑行的电动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