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26481.9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9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郑欣悦;王馨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欣悦;王馨悦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4M1/17;H04M1/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壳,包括壳体、免接触装置,所述免接触装置固定设置在壳体背面,所述免接触装置还包括仿指体、外壳、按扣,所述仿指体的一端设为指装,另一端设有安装孔与所述按扣固定安装,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一层向内突出的突出环,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侧开设有一条滑动槽,所述仿指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能在所述外壳内部滑动。该手机壳通过自带的仿指体代替人的手指进行交互,能够有效降低公共场合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能够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如何解决接触公共设施造成的病毒感染成为我们思考的焦点。在小区电梯按钮,触控式点餐等存在交叉感染可能的危险情况下,现有大多采用牙签、消毒洗手液等手段来避免疫情感染。但人们实际上忽略了日常使用最为频繁的手机,手与屏幕的交互不仅容易造成细菌、病毒残留,同时手机本身暴露在外面也容易接触微生物。通过频繁洗手虽然能够避免一些交叉感染的问题,但是手机上的残留很难通过频繁消毒的方式来处理。现有技术的手机壳主要的功能是保护手机,防止手机摔碎,对于防疫隔离方面几乎毫无建树。如何降低手机的交互感染仍然是现有技术中的重要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壳,能够通过仿指体来避免人在交互情况下的直接接触,同时能够重复利用,对环境友好,便于随身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方案:一种手机壳,包括壳体、免接触装置,所述免接触装置固定设置在壳体背面,所述免接触装置包括仿指体、外壳、按扣,所述仿指体的一端设为指状,另一端设有安装孔与所述按扣固定安装,所述安装孔内设有一层向内突出的突出环,所述外壳的外壁一侧开设有一条滑动槽,所述仿指体安装在所述外壳内且能在所述外壳内部滑动。
优选的,所述仿指体的宽度大于所述滑动槽的宽度,所述按扣的半径大于所述滑动槽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按扣的下端设有扣环,所述扣环的半径小于安装孔的半径且大于所述突出环。
优选的,所述仿指体、外壳、按扣均采用氧化铜、纳米银和有机框架材料的任意一种材料。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摄像口和键孔。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多条凹槽。
优选的,所述仿指体的指状部位由触感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仿指体的中间部位设有启瓶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免接触装置包括仿指体、外壳和按扣通过仿指体进行触控,可以避免手与手机的直接接触,且可重复利用和换取清理。另外免接触装置可由消毒材料和塑胶的混合材料制成,与外界接触后,在材料的作用下能够自给杀菌消毒,避免人的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仿指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扣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外壳;3、按扣;4、仿指体;5、摄像口;6、键孔;7、凹槽;8、突出环;9、扣环;10、启瓶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欣悦;王馨悦,未经郑欣悦;王馨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264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道闸机芯
- 下一篇:一种自扰流陶瓷膜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