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西医内科临床头部按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37692.2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40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韩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林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39/04;A61H15/02;A61F7/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宇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49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西医 内科 临床 头部 按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西医内科临床头部按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第一头箍和第二头箍,第一头箍为三层的弧形结构,从外往内的顺序为中空层、加热层、按摩层;挂耳箍与第一头箍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挂耳箍位于人体耳朵上方的位置,第一头箍的内侧还设置有与两侧太阳穴位置对应的按摩球,进油口位于按摩球的上方,第一头箍侧面安装有与头顶配合并横向设置的弧形板条状的第二头箍,第二头箍的内侧与百会穴对应位置的地方设有按摩头,本实用新型使得用户无论是站着走路,还是躺着休息都可以,不会妨碍休息,可以加入精油或者药液治疗效果更好,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西医内科临床头部按摩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用于头疼治疗的按摩装置都是环形结构,使用时需要围在头上,如果用户如果想躺着享受,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西医内科临床头部按摩装置,包括第一头箍和第二头箍,所述第一头箍为四层的弧形结构,从外往内的顺序为中空层、加热层、按摩层;所述第一头箍的两个末端接近于人体耳朵上方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挂耳箍,所述挂耳箍与所述第一头箍之间设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头箍的中空层,所述第一头箍内侧还设置有与人体头部两侧太阳穴位置对应的按摩球,所述按摩球安装在震动板上,所述按摩球位于所述按摩层,所述震动板还连接有带动所述震动板震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按摩层且远离太阳穴的那一侧,所述按摩球上方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按摩球呈上下结构,两者之间设有网孔;
所述第一头箍侧面安装有与头顶配合并横向设置的弧形板条状的所述第二头箍,所述第二头箍的内侧与百会穴对应位置的地方设有按摩头,所述按摩头通过转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二头箍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滑槽和螺栓,所述螺栓通过设置在挂耳箍上的内螺纹与所述挂耳箍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内安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片,所述电加热片还连接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位于所述中空层,所述电加热片与显示屏相连接,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控制器上。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器温度为40~45℃。
优选的,所述按摩球均匀分布,所述按摩球之间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设有显示温度的所述显示屏和按钮。
优选的,所述挂耳箍包有软绵体。
优选的,所述震动板与所述按摩球之间设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所述的一种中西医内科临床头部按摩装置,结构新颖,第一头箍的中空层两端设有滑槽,螺栓与挂耳箍通过内螺纹活动连接,可以沿着滑槽调节螺栓的位置,找到合适的位置,拧紧螺栓,得到适合用户头围的装置大小,该设计优化了用户使用装置的体验感。
2、挂耳箍的设计使得用户无论是站着走路,还是躺着休息都可以,也不会硌人,使用起来随心所欲。
3、通过进油口,滴几滴精油或者用于治疗头疼的药液,滴入的量不宜过多,精油通过网孔渗透到震动板上,震动板与按摩球之间设有通孔,精油或者用于治疗头疼的药液通过通孔与按摩球一起配合使用,对太阳穴位进行震动按摩,从而缓解头疼。
4、电加热片的温度保持在40~45℃,是最适合人体的温度。
5、一起按摩太阳穴与百会穴,治疗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林,未经韩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376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