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渣泥四相分离的沼气池顶部结构及其沼气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2885.7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37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高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高远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04;C12M1/02;C12M1/00;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秦丽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液渣泥四相 分离 沼气池 顶部 结构 及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渣泥四相分离的沼气池顶部结构及其沼气池,通过设置浮渣汇集板能够分别对沼气池内部产生的浮渣以及在沼气池顶部产生的浮渣进行分别收集,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浮渣在沼气池内汇集形成结壳,影响沼气的产量;另外通过配合搅拌机构的转轴以及渣气输送管道对顶部结构的设计,能够在有效防止集气本体内浮渣结壳以及堆积的同时,分区域的将沼气池内的浮渣进行收集排出,从而有效的避免沼气池内浮渣清理困难等问题;另外通过设置锥体状的引流通道,能够有效的将集气本体汇集的浮渣排出;匹配顶部结构设计的沼气池能够分空间收集沼气,大大的提高了沼气的产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沼气池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气液渣泥四相分离的沼气池顶部结构及其包含该顶部结构的沼气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养殖业及城市的垃圾分类回收产业都趋向于规模化和成熟化方向发展,将各个环节都能规范化操作,沼气池成为了该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将农业废弃秸秆、养殖业的冲洗的粪水以及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的厨余垃圾以及生活废弃垃圾等都是可以在沼气池中进行转化,制作可再生的能源----沼气,可以在日常的炊事、照明、供暖等场所进行应用,而且废渣废水等可以用以农业施肥和灌溉。
但是在现有的沼气池技术中,很难解决池内浮渣结壳的问题,导致沼气池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人工清理破壳或者使用时不断使用搅拌装置进行搅拌破壳,由于浮渣是不断增加的,在不及时排出的情况下,单纯的机械规律性搅拌,长时间以后同样也会在液面上形成流动的浮壳,上述问题还是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还需要人工定期的清洗沼气池,沼气池内工作环境恶劣且费时费力,同时也导致沼气池不产气或者产气少等问题,最终使沼气池的价值大打折扣,被人们所弃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气液渣泥四相分离的沼气池顶部结构及其包含该结构的沼气池,通过设置浮渣汇集板能够分别对沼气池内部产生的浮渣以及在沼气池顶部产生的浮渣进行分别收集,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浮渣在沼气池内汇集形成结壳,影响沼气的产量;另外通过配合搅拌机构的转轴以及渣气输送管道对顶部结构的设计,能够在有效防止集气本体内浮渣结壳以及堆积的同时,分区域的将沼气池内的浮渣进行收集排出,从而有效的避免沼气池内浮渣清理困难等问题;另外通过设置锥体状的引流通道,能够有效的将集气本体汇集的浮渣排出,使用中即可清理,且清理时不影响沼气的生产;匹配顶部结构设计的沼气池能够分空间收集沼气,大大的提高了沼气的产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渣泥四相分离的沼气池顶部结构,包括,集气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集气本体内的浮渣汇集板,所述集气本体上分别设置有沼气排出口和排渣口;所述浮渣汇集板环形设在所述集气本体的中部,且所述浮渣汇集板呈上下端开口的倒锥台状,通过较大直径一端的边沿与所述集气本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集气本体的上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渣气输送管道的出口,所述集气本体的下部与沼气池的内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集气本体顶部的搅拌电机和扩容冷凝器,所述搅拌电机用以控制沼气池内搅拌机构的转动,所述搅拌机构的转动轴垂直设置在所述集气本体的中心线上;所述扩容冷凝器与所述沼气排出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排渣口包括第一排渣口和第二排渣口,所述第一排渣口位于所述浮渣汇集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排渣口位于浮渣汇集板与所述集气本体内壁之间形成空间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集气本体上还设置有贯穿其侧壁的液位观察带;所述浮渣汇集板由若干个半锥体状的倾斜引流通道组成,相邻的两个引流通道之间通过与其倾斜角度匹配的衔接板连接,所述第二排渣口位于所述引流通道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浮渣汇集板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落水管,所述转动轴的直径为所述落水管直径的1/3-3/4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集气本体呈底部开口的罐状,且在底端四周向池体内壁方向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外径大于所述集气本体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高远,未经杨高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28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