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快递封套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6635.0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23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沈翰林;高康;康丽;邱艺;柴爱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34 | 分类号: | B65D33/34;B65D33/00;B65D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于国强 |
地址: | 10009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快递 封套 | ||
1.一种可循环快递封套,封套包括封套本体和封舌;所述封套本体内部中空且一端敞口设置,所述封舌与封套本体的正面相连且位于封套本体的敞口端,所述封舌沿其与封套本体的连接处翻转覆盖在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其特征在于:封套还包括主体封口装置、防盗封口装置、防盗启标签和电子面单;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封舌上设置有与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开口;所述主体封口装置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封舌的内侧,此两部分对应配合固定;所述防盗封口装置的一部分对应所述第一开口固定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内侧,此两部分对应扣合并焊接固定;所述防盗启标签穿过防盗封口装置的两部分之间的缝隙并延伸至封舌上,所述电子面单粘贴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以及封舌的外侧,并覆盖所述防盗封口装置、封舌末端和防盗启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快递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封口装置包括公主体封口部和母主体封口部,所述公主体封口部设置在所述封舌的内侧并与所述封舌粘贴或焊接固定,所述公主体封口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口靠近所述敞口端的一侧;所述母主体封口部设置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并与所述封套本体粘贴或焊接固定,所述母主体封口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敞口端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环快递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封口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和背面内侧的上封口扣和下封口扣;所述上封口扣包括连接梁和定位头,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定位头,所述定位头上设置有沿垂直于其的方向向外凸出延伸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固定柱穿过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令所述上封口扣固定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循环快递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口扣包括封扣本体和定位柱,所述封扣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沿垂直于其的方向向外凸出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对应贯穿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令所述下封口扣固定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内侧;所述定位柱对应伸入所述固定柱的定位孔中,令所述上封口扣与所述下封口扣对应扣合连接后经超声波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上封口扣和下封口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循环快递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扣本体靠近所述上封口扣的一侧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位于两个定位柱之间;所述弧形凸起自所述封扣本体的中位线到其周向一侧逐渐向靠近所述上封口扣的方向凸出延伸;所述弧形凸起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与所述连接梁相距一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循环快递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启标签穿过所述弧形凸起与连接梁之间的缝隙伸展至封舌的外侧,所述防盗启标签被所述电子面单粘贴覆盖,所述电子面单上印刷有运单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循环快递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开口,当所述封舌经所述主体封口装置固定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时,所述上封口扣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中,且所述上封口扣远离所述下封口扣的一侧与所述封舌的外侧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循环快递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和封舌的外侧被电子面单覆盖的位置处设置有涂层,所述涂层令所述电子面单揭下后不留痕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快递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套本体包括封装板和封口翅,所述封装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封装板的另一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向外凸出延伸的封口翅;所述封装板沿其中部设置的压痕线对称折叠以形成封套本体的正面和背面,所述封口翅沿其与封装板的连接处弯折并伸展在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上,所述封套本体的背面外侧与所述封口翅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所述封舌设置在所述封装板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循环快递封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舌与所述封装板一体成型,或者,所述封舌与所述封装板分别独立设置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有限公司,未经邮政科学研究规划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66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系统
- 下一篇:基于CAN协议的驱动电机控制器的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