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48731.9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1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满;刘荷花;王晓燕;朱飑凯;陈娜;任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警察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43/50 | 分类号: | H04L43/50;B65H75/16;B65H75/10;B65H75/26;B65H75/28;B65H7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牡丹 |
地址: | 030401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计算机网络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涉及计算机网络测试领域。该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包括网络测试装置主体和棘爪机构,网络测试装置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收纳机构外壳,收纳机构外壳的侧壁设有进线槽口。该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方便在使用网络测试装置主体对计算机设备网络进行检测时,将过长的网线进行收纳,这样就避免现场过长的网线导致检测处线缆杂乱无章,而且网线的长度能够方便进行调节,因此适用于不同位置不同网线长度的使用,这样就便于对各个位置的计算机进行检测,且装置整体无需挪动位置,网线收放也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网络测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也称计算机通信网。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测试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检测时,需要使用网线对计算机设备进行连接,而由于网线一般设置较长,以便于满足不同距离的设备使用,这样在对较近的设备进行测试时,多余的网线会堆积在地面上,造成现场杂乱,不好整理,现有的网络测试装置大多没有网线的收纳机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包括:
网络测试装置主体,所述网络测试装置主体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收纳机构外壳,所述收纳机构外壳的侧壁设有进线槽口,所述收纳机构外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组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上滑动连接有压紧面板,所述压紧面板的正面开设有出线槽口,所述收纳机构外壳的内腔顶壁上固定连接有两组导轨方杆,所述压紧面板的顶部开设有两组滑动槽口,所述压紧面板的正面开设有两组与绕线柱对应的圆孔,所述导轨方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齿槽;
棘爪机构,所述棘爪机构设置在压紧面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棘爪机构包括弹簧,所述压紧面板的内部设有内腔,所述弹簧设置在压紧面板的内腔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紧柱,所述卡紧柱穿过压紧面板并固定连接有棘齿,所述棘齿与齿槽啮合。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压紧面板的正面开设有与把手对应的开槽,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收纳机构外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侧面固定板,所述侧面固定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U形卡线块。
优选的,所述侧面固定板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滑动连接在U形卡线块的内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设有转把。
优选的,所述压紧面板的背面四角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收纳机构外壳的四角处贴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网络测试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方便在使用网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警察学院,未经山西警察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487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印刷电路板磨边机
- 下一篇:一种具有拐角加强功能的折弯纸护角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