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分类储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56062.X | 申请日: | 2021-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38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崔传坤;江亚峰;王舜;冯麟皓;张乐乐;徐超;江龙;申燚;袁明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B65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陈益奇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自动 分类 储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分类储运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投放识别机构和分类储存机构,所述投放识别机构包括第一安装腔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投放识别模块;所述分类储存机构包括第二安装腔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腔内的分类储存模块。通过投放识别模块对投入的垃圾进行种类识别后,落入分类储存模块中进行分类存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分类储运装置,减少了人工垃圾分类工作强度,提高了垃圾分类效率和准确率。该垃圾分类储运装置不仅满足了生活垃圾自动识别与分类的需求,还具有满载检测、人机交互等功能,使得该装置更加的智能化、便捷化,避免了在垃圾分类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分类储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这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国家先后施行多项政策来推行垃圾分类,解决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和浪费的问题,实现垃圾的循环利用。但是,目前的垃圾分类回收多依靠人工来完成,存在垃圾分类效率低及分类不准确的问题。因此,智能垃圾桶已成为垃圾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其能够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避免人工分类中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为生活垃圾的再回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专利号为“201520256627.3”的专利文献设计了一种Zigbee智能垃圾桶。该垃圾桶主要实现空气检测及人员靠近检测,通过空气检测器检测垃圾桶内空气质量,通过红外探测器检测是否有人员靠近并进行垃圾桶盖的自动开合,但该垃圾桶并不能够实现垃圾的自动分类,且红外探测器对于是否有人靠近的检测存在一定的缺陷。
专利号为“202021938745.X”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垃圾分类的智能分类垃圾桶”,该垃圾桶通过按键控制垃圾投入到对应垃圾桶之中,实现了可回收、厨余、有害、其他四类垃圾的分类回收,但缺少满载检测、自动识别分类等功能,相较缺少“智能化”。
从现有技术来看,目前已有的智能垃圾分类装置或受投放者达到主观性影响,或者装置识别的垃圾种类不高,尚未达到社会对各类生活垃圾的高效、精确识别和分类需求。因此,针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设计一种智能垃圾分类储运装置对于环境环保及资源再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分类储运装置,解决垃圾分类过程中人工成本过高、正确率不高的问题,实现满载检测、自动识别、自动分类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生活垃圾自动分类储运装置,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投放识别机构和分类储存机构;
所述投放识别机构包括第一安装腔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的投放识别模块;所述第一安装腔呈立方体状,底部敞口设置;所述投放识别模块包括上层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上层支撑板上、用于垃圾投入的落料桶,安装在所述上层支撑板上的投放开启组件,以及垃圾识别控制系统;所述上层支撑板水平、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底部;所述落料桶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投料口,所述落料桶底部与所述落料桶底部在上层支撑板上的投影区域均贯穿设置;所述投放开启组件包括投放转盘和用于驱动所述投放转盘绕圆心水平旋转的第一动力元件,所述投放转盘上偏心开设有一落料孔,所述第一动力元件固定安装在所述上层支撑板上,所述投放转盘转动安装在所述上层支撑板底部;所述垃圾识别控制系统包括视觉识别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视觉识别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视觉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投入到所述落料桶内的垃圾的种类;所述第一动力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为单片机,所述单片机采用STC89C52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560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压液压管线总成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不锈钢管道卡压式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