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线及天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56750.6 | 申请日: | 2021-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00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垦;唐勇;周勇;陈涛;王冲;买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48 | 分类号: | H01Q1/48;H01Q1/52;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610096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线及天线系统,天线包括:第一偶极天线,包括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偶极,第一偶极包括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以及分别连接在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上的长臂辐射单元;第一偶极天线组件,包括第二基板以及集成在一个接地面上的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正交设置;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分别包括一个馈电点和一个接地线,接地线与共同接地面连接;馈电点连接到馈源。本实用新型利用天线的正交极化方向、空间距离配置调整天线辐射场型,降低天线间的干扰程度,以提升隔离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系统可在有限空间下设置多组天线、减少天线信号死角并维持良好隔离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天线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为数字孪生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特别是传感和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使城市及大规模感知设施部署和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其中物联网一体化感知检测系统是数字孪生城市实现物理世界到虚拟世界转化的“连接器”。
近年来,无线通讯技术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无线通信产品用户追求更高的传输速度、数据吞吐量与多样化的物联网应用,因此带动相对应的硬件技术升级需求。在有限空间下要提高天线隔离度同时又要维持高传输速度,并且还需要满足全向覆盖势必增加许多设计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成天线隔离度的天线及天线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天线,包括:
第一偶极天线,包括第一基板和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偶极,第一偶极包括第一馈电点、第二馈电点以及分别连接在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上的长臂辐射单元;
第一偶极天线组件,包括第二基板以及集成在一个接地面上的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正交设置;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分别包括一个馈电点和一个接地线,接地线与共同接地面连接;馈电点连接到馈源。
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正交设置,因此呈现两种不同的正交极化方向。如此布置能够提升隔离度。
基板上的共同接地面占据大于基板的四分之三面积。
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分别通过阶梯阻抗匹配段馈电,并且共同接地面分别作为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的反射面,提高偶极天线的方向性。
第一偶极、第二偶极和第三偶极可分别设置为不同的工作频段或者相同的工作频段;工作频段包括WIFI、蓝牙或Zigbee等无线通信频段。
一种天线系统,为由四块天线围合而成的矩形,天线布置方式为:将第一偶极天线和第一偶极天线组件间隔第一距离布置于矩形的一条边;其中,在矩形同一条边上的第一偶极天线和第一偶极天线组件上的接地面相邻;矩形一条边上的第一偶极与相邻一条边上的第一偶极天线组件上的偶极排布方式为正交。
矩形一条边上的第一偶极天线和同一条边上的第一偶极天线组件上的偶极间距L3小于与相邻另一条边上的第一偶极天线组件上的偶极间距L4。
矩形的边长L1、第一偶极天线和第一偶极天线组件总长度L2与第一偶极天线和第一偶极天线组件之间的间距L3,L1、L2、L3有以下关系:
L3<L2<L1,且L2/L1为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之间,L3<L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隼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567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绿化建设用路障
- 下一篇:一种叉型件角度孔钻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