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术室气溶胶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57239.8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4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青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1/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室 气溶胶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手术室气溶胶排放装置,引瓶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瓶盖,瓶吸气连接管一端连接有穿刺器,负压连接管一端连接有负压连接器,穿刺器底端套接有定位组件,橡胶定位管底端粘接有透明塑料板,柔性支撑罩底端粘接有橡胶内环,橡胶内环和橡胶外环之间均匀分布有支撑片,瓶盖顶端安装有自动封口组件,导轨对应吸气连接管和负压连接管处开设有密封孔,轨内部均通过弹簧连接有挤压滑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负压连接器连接的负压吸引器减少二氧化碳对空气的排放,胸引瓶内的消毒液进行消毒的同时增加气溶胶的降尘,结合常见的两种处理气溶胶方式的优点,使得装置处理气溶胶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手术室气溶胶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非常微小的液滴或固体颗粒,可以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微粒中含有微生物或生物大分子等生物物质的称为生物气溶胶,其中含有微生物的称为微生物气溶胶,腹腔镜常用的超声刀或电设备极易产生大量手术烟雾尤其是超声刀的低温气雾无法有效灭活病人体内的细胞病毒成分,手术中气溶胶不及时除去时会引发视线模糊、容易渗漏的风险。
目前手术中常利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原理,气溶胶随管道排放在生理盐水内,或利用负压吸引排除腹腔内多余的气溶胶,二氧化碳部分不溶于水,但上述两种方式分别存在气体的渗漏以及气溶胶在吸引器瓶中无法降尘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手术室气溶胶排放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手术中常利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原理,气溶胶随管道排放在生理盐水内,或利用负压吸引排除腹腔内多余的气溶胶,二氧化碳部分不溶于水,但上述两种方式分别存在气体的渗漏以及气溶胶在吸引器瓶中无法降尘的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胸引瓶,所述胸引瓶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瓶盖,所述瓶盖面一端贯穿安装有吸气连接管,所述吸气连接管一端连接有穿刺器,所述瓶盖顶面另一端贯穿安装有负压连接管,所述负压连接管一端连接有负压连接器;
所述穿刺器底端套接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橡胶定位管、透明塑料板、柔性支撑罩、橡胶内环、橡胶外环、支撑片和消毒棉;
所述橡胶定位管活动套接于穿刺器底端,所述橡胶定位管底端粘接有透明塑料板,所述透明塑料板底端粘接有柔性支撑罩,所述柔性支撑罩底端粘接有橡胶内环,所述橡胶内环外侧设置有橡胶外环,所述橡胶内环和橡胶外环之间均匀分布有支撑片,所述橡胶内环和橡胶外环之间处于支撑片顶面处填充有消毒棉。
优选的,所述胸引瓶内部填充有消毒液,所述吸气连接管处于胸引瓶内部一端没于水面下,所述负压连接管处于胸引瓶内部一端处于水面上。
优选的,所述吸气连接管和负压连接管均由直角管和软管套接组合而成,所述直角管和软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橡胶定位管内径等于负压连接器底端直径,所述橡胶定位管内壁为粗糙曲面。
优选的,所述瓶盖顶端安装有自动封口组件,所述自动封口组件包括导轨、密封孔、密封橡胶管、弹簧、挤压滑块和磁条;
所述两个所述导轨分别安装于瓶盖顶端对应吸气连接管和负压连接管位置处,所述导轨对应吸气连接管和负压连接管处开设有密封孔,所述密封孔底端粘接有密封橡胶管,所述导轨内部均通过弹簧连接有挤压滑块,处于同一导轨的两个所述挤压滑块相对的一端均粘接有磁条。
优选的,所述密封橡胶管内径等于吸气连接管和负压连接管外径,所述导轨两端分别为契合瓶盖外侧的曲面。
优选的,所述挤压滑块纵截面为直角梯形,处于同一导轨的两个所述磁条相对的面极性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青,未经张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572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