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舱底水位自动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60481.0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4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所辉;于江波;李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所辉 |
主分类号: | G01F23/64 | 分类号: | G01F23/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265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水 自动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舱底水位自动报警装置,其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包括水舱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支撑台,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水舱的内部下壁的中部,支撑台固定设置于支撑柱的上端,支撑柱的外端套设有限位套管,限位套管的下端与水舱的下壁固定连接,限位套管的上端与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连接,限位套管的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的第一透水通孔,限位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悬浮球,支撑台的下壁固定设置有与限位套管相匹配的压力传感装置,支撑台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报警台,报警台的后壁固定设置有与压力传感装置电连接的蜂鸣器,报警台的前壁、上壁和左右两端侧壁均固定设置有与压力传感装置电连接的报警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舱底水位自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水舱内液体过多时,会对舱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溢流出的液体或舱体损坏后流出的液体浸泡物体会给人们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现有的水位报警器安装在舱体的侧壁上,在侧壁处向舱体内部注水时会损坏报警器,为此提出一种舱底水位自动报警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的舱底水位自动报警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舱底水位自动报警装置,包括水舱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包括支撑柱和支撑台,支撑柱固定设置于水舱的内部下壁的中部,支撑台固定设置于支撑柱的上端,支撑柱的外端套设有限位套管,限位套管的下端与水舱的下壁固定连接,限位套管的上端与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连接,限位套管的侧壁均匀设置有若干的第一透水通孔,限位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悬浮球,支撑台的下壁固定设置有与限位套管相匹配的压力传感装置,支撑台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报警台,报警台的后壁固定设置有与压力传感装置电连接的蜂鸣器,报警台的前壁、上壁和左右两端侧壁均固定设置有与压力传感装置电连接的报警灯。
进一步的,支撑柱的侧壁竖向固定设置有与限位套管相匹配的分隔板,分隔板的个数为4个,并且呈均匀的环绕分布,分隔板将限位套管的内部空间平均分为4个空腔,悬浮球的个数为4个,并且分别设置于4个空腔内部。
再进一步的,分隔板的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的第二透水通孔。
在前面的基础上,支撑台的上端位于水舱的上端外部。
进一步的,支撑柱、支撑台、限位套管和分隔板的材质均为耐腐蚀的塑料,并且均呈一体式结构。
再进一步的,悬浮球的直径长度介于支撑柱与限位套管之间距离长度的二分之一到四分之三。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舱底水位自动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舱底水位自动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设置于水舱的内部中部,报警装置与水舱侧壁相互远离,从而减少报警装置的损坏,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更长,支撑柱和限位套管的设置限制着悬浮球的移动路线,从而使县浮球可以准确的挤压压力传感装置,使本装置的使用效果更佳,分隔板的设置使多个悬浮球独立工作,一个悬浮球挤压到压力传感装置即可实现报警,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报警台上的蜂鸣器和报警灯使本装置的报警更加引人注意,使本装置的使用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舱;2、支撑柱;3、支撑台;4、限位套管;5、第一透水通孔;6、悬浮球;7、压力传感装置;8、报警台;9、蜂鸣器;10、报警灯;11、分隔板;12、第二透水通孔;1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所辉,未经所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604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