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用配电柜接线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63331.5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9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饶军;饶澍;李萌萌;夏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顺通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7 | 代理人: | 杨伟 |
地址: | 212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气 工程施工 配电柜 接线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接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用配电柜接线辅助装置,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的前侧均匀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前侧连接有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方管,所述连接方管内腔的前后侧壁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本体设置有两组收纳管,所述收纳管内腔的左侧壁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方管的前后侧壁连接有转杆,所述卡块的左侧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贯穿收纳管的左侧壁并与转杆的外壁相连接,所述连接方管内腔的后侧壁连接有第一电片,本新型方案能够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相配合便于本装置与配电柜进行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柜接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用配电柜接线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对线路的过压、过载、电路、缺相、欠压、漏电具有相应保护功能配电柜(箱)分动力配电柜(箱)和照明配电柜(箱)、计量柜(箱),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
现有的电气工程配电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与电线进行连接,但现有的电线在连接过程中较为麻烦,严重影响了配电柜的安装速度,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电线与配电柜的连接电线进行连接较为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用配电柜接线辅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用配电柜接线辅助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电气工程配电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与电线进行连接,但现有的电线在连接过程中较为麻烦,严重影响了配电柜的安装速度,使用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对电线与配电柜的连接电线进行连接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工程施工用配电柜接线辅助装置,包括配电柜,所述配电柜的前侧均匀设置有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的前侧连接有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方管,所述连接方管内腔的前后侧壁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本体设置有两组收纳管,所述收纳管内腔的左侧壁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右侧连接有卡块,所述连接方管的前后侧壁连接有转杆,所述卡块的左侧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贯穿收纳管的左侧壁并与转杆的外壁相连接,所述连接方管内腔的后侧壁连接有第一电片,所述第一电片的后侧与配电柜的总电源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插板,所述插板的后侧连接有第二电片,所述第二电片与第一电片相匹配,所述插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所述插板的前侧连接有连接电线,所述连接电线的后侧与第二电片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块,所述收纳管内腔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导块位于滑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右侧呈弧形设置,所述插板的左侧开设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弧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收纳管的左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收纳管的通孔呈弧形设置,所述连接线的本体贯穿通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线的材质为钢丝绳,所述连接线的绳径为2-6mm。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后侧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相配合便于本装置与配电柜进行连接,在弹簧的弹力带动下带动卡块卡入插板的左侧凹槽,卡块卡在固定板与插板的连接处,当插板需要脱离连接方管时会被卡块所阻挡;
2、通过设置导块与滑槽相配合,防止卡块运行过程中出现晃动,通过设置把手,便于工作人员使用转杆,通过设置卡块的右侧呈弧形设置,便于卡块进入插板的凹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顺通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顺通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633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