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菌型单通道旋转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69822.0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6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明洪;尹智超;周华;刘龙波;陈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程嘉炜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通道 旋转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菌型单通道旋转接头,包括接头座和伸入接头座并与接头座相对转动的内轴,接头座与内轴同轴且贯穿设置有供物料输送的输送通道,接头座内设置有与内轴端部转动配合的配合腔,配合腔具有与内轴相对的轴向端面,该轴向端面与内轴的轴向端面之间形成间隙,间隙内设置有将间隙填充的填充圈。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物料污染的无菌型单通道旋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菌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菌型单通道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在制药生产过程中,多采用管道进行物料介质的输送,在某些有旋转工况要求时,管道需采用旋转接头过渡。现行的旋转接头在水平安装时,内腔通道无法排尽,从而导致物料交叉污染,且无法有效进行在线清洗和在线灭菌,不利于无菌制药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物料污染的无菌型单通道旋转接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接头座和伸入接头座并与接头座相对转动的内轴,所述的接头座与内轴同轴且贯穿设置有供物料输送的输送通道,所述的接头座内设置有与内轴端部转动配合的配合腔,所述的配合腔具有与内轴相对的轴向端面,该轴向端面与内轴的轴向端面之间形成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隙内设置有将间隙填充的填充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填充圈,将位于配合腔的轴向端面与内轴的轴向端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物料无法在该位置堆积,避免对后续输送的物料造成污染,并在传统密封结构基础上形成接头座和内轴之间的第二道密封,优化密封效果,避免细菌进入或物料泄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填充圈压缩于内轴与配合腔之间,所述的间隙随着靠近与输送通道的联通位置宽度逐渐收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逐渐收窄的间隙内的填充圈,随着内轴挤压会逐渐向配合腔挤压,会逐渐向远离输送通道的方向移动,逐渐将间隙完全填充,从而获得较优的填充效果,避免物料堆积,同时,也提高了填充圈的安装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配合腔与内轴相对的轴向端面局部为呈内凹状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向端面局部为弧形面,进一步增加了填充圈的填充效果和安装可靠性,而且增加密封面积,提高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配合腔的内周面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槽内设置有压缩于配合腔与内轴外周面之间的第二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槽与第二密封圈形成转动密封结构,提高选择过程中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接头座内设置有轴承安装腔,所述的轴承安装腔沿轴向依次设置有第一轴承、衬套及第二轴承,所述的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位于轴承安装腔内周面与内轴外周面之间,所述的轴承安装腔轴向一端一体设置有座限位台阶,另一端固定设置有端盖,所述的限位台阶与第一轴承侧面相抵,所述的端盖设置有向第二轴承延伸并与第二轴承侧面相抵的延伸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座限位台阶配合端盖,提高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与轴承安装腔之间的配合稳定性,同时,在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之间增设衬套,便于调整及稳定保持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的间距,从而与轴承安装腔的配合更为准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内轴外周面一体设置有与第二轴承侧面相抵的轴限位台阶和第一轴承侧面相抵的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轴限位台阶配合挡圈,提高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与内轴之间的配合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698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