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膜外观缺陷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69996.7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6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冯彬;许晋嘉;李益玮;施绍富;杨雍华;赖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佳世达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8 | 分类号: | G01N21/958;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励知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795 | 代理人: | 贾永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膜 外观 缺陷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膜外观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保护膜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设置有收料辊,所述检测箱相背于收料辊的一侧设置有放卷辊,所述收料辊与放卷辊的表面设置有保护膜,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开设有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的底部安装有底灯,所述检测通道的内壁下方安装有传送辊筒,所述传送辊筒的上方设置有侧灯,所述检测箱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底灯与侧灯,通过底灯将透明的保护膜照亮,同时通过侧灯将保护膜中的孔洞内壁照亮,这样能够使得保护膜中的孔洞形成光点,相比于传统的孔洞视觉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更加准确,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膜外观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护膜外观缺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保护膜生产完成后,需要对保护膜进行检测,防止保护膜的内部出现小孔,一般都是依靠人眼来观察保护膜,并将保护膜上的孔洞标记出来,但是其中有些微笑的孔洞依靠人眼无法识别,从而就需要用到检测装置进行精确检测。
而在现有技术中,检测装置在检测的时候部分孔洞无法依靠视觉检测检测出来,导致保护膜出现质量检测不过关的问题,并且在对孔洞进行标记的时候,由于保护膜移动过快,导致标记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护膜外观缺陷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检测不准确,并且出现标记位置错误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护膜外观缺陷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一侧设置有收料辊,所述检测箱相背于收料辊的一侧设置有放卷辊,所述收料辊与放卷辊的表面设置有保护膜,所述检测箱的内部开设有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的底部安装有底灯,所述检测通道的内壁下方安装有传送辊筒,所述传送辊筒的上方设置有侧灯。
优选的,所述检测箱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安装有标记装置。
优选的,若干所述传送辊筒分别位于所述底灯的上方两侧,且保护膜紧贴于传送辊筒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检测通道的内壁顶部安装有光点感应装置,所述光点感应装置靠近放卷辊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底灯位于保护膜的正下方,所述侧灯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灯分别位于检测通道的内壁两侧。
优选的,所述标记装置与检测箱滑动连接,且标记装置的宽度大于保护膜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底灯与侧灯,通过底灯将透明的保护膜照亮,同时通过侧灯将保护膜中的孔洞内壁照亮,这样能够使得保护膜中的孔洞形成光点,相比于传统的孔洞视觉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更加准确,高效。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丝杆与滑块,通过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滑块移动,同时滑块带动标记装置移动,这样能够使得标记装置在标记的时候与被标记点同时移动,从而增加标记装置标记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箱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箱的外观图;
图中:1、底座;2、收料辊;3、保护膜;4、放卷辊;5、检测箱;6、检测通道;7、底灯;8、传送辊筒;9、侧灯;10、光点感应装置;11、标记装置;12、电机;13、丝杆;1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佳世达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佳世达薄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69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胸镜手术用的胸膜缝合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头盔的蓝牙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