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超声波机器人焊接工作站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71981.4 | 申请日: | 2021-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6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启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0 | 分类号: | B23K20/10;B23K20/26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杨寒来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超声波 机器人 焊接 工作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工位超声波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焊接机器人,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两个焊接机器人的中间,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该实用新型通过底座对装置进行支撑固定,将工件通过输送带传送通过正面的通孔进入到防护罩的内部,然后焊接机器人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同时将闭合门与防护罩的左右两侧卡合,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可以使打开后的装置获得最大的暴露空间,使得工人维护检修时可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方便操作,并且可以对烟尘进行过滤净化,排放更加环保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焊接工作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工位超声波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背景技术
机器人工作站是指以一台或多台机器人为主,配以相应的周边设备,如变位机、输送机、工装夹具等,或借助人工的辅助操作一起完成相对独立的一种作业或工序的一组设备组合。
现有的机器人工作站一般都设有外部围栏,但是通槽都是在围栏上开设一个门,方便工人进出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但是这样的设计内部空间狭小,不利于工人操作,并且在焊接时产生的烟雾一般都是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容易造成污染,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工位超声波机器人焊接工作站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超声波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工位超声波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焊接机器人,所述底座的顶部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两个焊接机器人的中间,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正面与背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输送带的正面与背面分别贯穿并延伸至两个通孔的外侧,所述防护罩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铰接有两个闭合门,两个所述闭合门分别位于防护罩的两侧并与防护罩相卡合,四个所述锁紧机构分别与两个闭合门相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安装有风机,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风机位于支架的内部,所述支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烟尘净化器,所述烟尘净化器的底部通过管道与风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烟尘净化器的顶部通过管道与外部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转动杆、挤压块和卡接组件,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至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地外侧,所述挤压块的内部固定连接至转动杆的外侧,所述挤压块的外侧与卡接组件滑动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活动块、卡杆、弹簧和限位板,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开设有四个通槽,四个所述通槽的顶部与安装槽相连通,所述活动块的外侧滑动连接至通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块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并与挤压块的底部滑动接触,所述活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至卡杆的顶端,所述卡杆的底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限位板的底部,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固定连接至通槽的内部,所述卡杆的底端插接至闭合门的内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挤压块的侧视剖面呈椭圆形,所述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与挤压块相贴合的曲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矩形槽,两个所述矩形槽分别位于防护罩地左右两侧,所述闭合门与矩形槽相配合。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719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车梳形包裹式行人保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器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