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X光仓外判断检测智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82789.5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86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华;徐佐;刘瑞;张元鑫;陈磊;徐伟杰;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3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仓外 判断 检测 智能 设备 | ||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X光仓外判断检测智能设备,设备包括定位系统、X光检测系统、控制系统、位置识别系统。该设备及方法通过X光检测装置在线检测轮毂内部缺陷,轮毂在检测结束后直接进入到判定等待仓,定位系统位置识别到轮毂后,位置识别系统将该轮毂的X光外观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由人工判别后,将指令传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将轮毂根据判定结果送至不同轨道。该实用新型可实现X光检测的连续化,提高X光检测效率,进而提高轮毂生产产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X光检测领域,尤其涉及提高X光检测效率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轮毂的生产过程中,观察轮毂的外观缺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轮毂的外观产生缺陷,那么将直接影响轮毂的后续生产,进而影响轮毂的各项性能。在目前生产模式中,行业内进行X光检测时,轮毂在X光检测后留在检测区等待判定,由X光检测机发射轮毂检测结果信号至运输滚道,将轮毂运输至相应区域。这种检测方法在同时检测完毕时出现物料等待情况,等待时间5-60秒不等,严重影响检测效率,物流高峰期可能造成物流拥堵,无法及时将内部质量进行反馈,进而影响轮毂的生产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X光仓外判断检测智能设备和方法,轮毂经过检测后直接进入到判定等待仓,下一检测轮毂可直接进行检测,在X光检测期间,人工对轮毂外观图片进行判定,滚道根据判定将轮毂送到指定区域。保证了轮毂X光检测的连续化,节省了整体检测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产品高效化管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X光仓外判断检测智能设备,设备包括定位系统、X光检测设备、控制系统、位置识别系统。
所述定位系统由位于运输链的光电传感器组成,分别为发射端传感器及接收端传感器,安装在轮毂运输链的两侧,分布在整个运输链上。
所述X光检测系统置于检测仓内,内含光电传感器;
所述控制系统内置于云联控制柜,光电信号线与控制柜相连,控制柜装有控制指示灯;
所述位置识别系统由两个位于判定等待仓体两侧的光电传感器、工控机组成,光电传感器内部设有光源发射器。
进一步,定位系统内部包含光发射器及回收采集装置,光发射器持续发射光源,由回收采集装置收集。
进一步,工控机直接控制判定等待仓的滚道,工控机电脑显示定位传感器信息、检查轮毂轮型信息、检查轮毂外观信息及控制滚道信息。
进一步,位置识别系统的光电传感器内部包含光发射器及回收采集装置,光发射器持续发射光源,由回收采集装置收集,传感器信号与工控机相连。
一种提高X光检测效率的方法,其工作流程为:待检测轮毂在进料仓等待→定位系统识别上一轮毂检测结束→进入X光检测工作区域→X光检测→检测轮毂进入出料仓→检测轮毂进入判定等待仓→识别系统检测轮毂位置→X光检测信息传达至工控机→人工判定轮毂外观信息→工控机传达判定信息至云联控制柜→云联控制柜传达信号至判定等待仓滚道→滚道将轮毂运送至不同区域。
定位系统包括15个传感器,4个仓门,进料仓、检测仓、出料仓各有3个,判定检测区2个。当检测到进料仓三个传感器依次为有效信号时并检测进料仓门是关闭的,视为有轮毂已在待料仓内,若不为关闭,报异常停止运行。检测仓内检测到有效信号时,同时检查进料仓记录是否有过进轮。检测到出料仓为有效信号时并检查出料仓门是关闭,此时视轮毂已经检测完成。在判定检测区检测到有效信号,视为轮毂开始接受判定。
X光检测系统在定位系统检测到检测仓有效信号时,进行图像缺陷检测,检测结束后直接将轮毂运输到出料仓,不再停留等待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27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