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损耗稳相的半刚电缆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82800.8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4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田锋;郭晓涛;张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华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4;H01B7/02;H01B7/282;H01B11/06;H01R13/62 |
代理公司: | 西安赛博睿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6 | 代理人: | 周发军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损耗 电缆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组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低损耗稳相的半刚电缆组件,包括缆芯导体,所述缆芯导体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架和连接板,在支撑架的作用下可以通过隔离套和屏蔽层分别对绝缘套和防护套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同时在支撑架的作用下可以提高绝缘套、隔离套、屏蔽层和防护套形变后的快速恢复性能,而通过两个支撑架的配合可以在防护套表面受到重压并通过屏蔽层传输至支撑架时进行缓冲,从而达到提高支撑架性能稳定持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低损耗稳相的半刚电缆组件。
背景技术
大多数半刚性同轴电缆没有外皮,其外导体多为无缝铜管,也有些为铝合金管;绝缘层为聚四氟乙烯,内导体为无氧铜线或钢包铜线,半刚性电缆较为特殊的结构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难得的特性:无缝金属管的外导体不易弯折,但易于定型,方便了机内布线,且提供了非常好的屏蔽特性;高强度的外导体也很好地保证了内部结构尺寸的稳定性,使得半刚性同轴电缆易于制成高性能的电缆组件。
目前,电缆的使用场所比较普遍,虽然现有的电缆种类很多,也能够适用于不同工作需要,但由于日益复杂的使用场所,导致电缆在使用时经常出现重物对电缆造成重压而损坏电缆的情况,进而降低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不便于使用者的工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同时,现有的电缆在使用时由于环境的影响,难以避免其周围被水侵蚀,而一旦水分进入其内部就会影响导体对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电缆的使用需要将其通过连接器与其它设备进行连接,而现有的电缆连接端表面比较光滑,在于其他组件进行连接后容易出现松脱的情况,进而会导致导体与其他组件连接不稳定,从而也会影响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因此也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损耗稳相的半刚电缆组件,具有支撑性好以及连接稳定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损耗稳相的半刚电缆组件,包括缆芯导体,所述缆芯导体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隔离套,所述隔离套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防护套,所述绝缘套由低烟无卤辐照交联聚烯烃制成,其具有环保、安全以及耐用的特点,进而可以确保对其内部的缆芯导体能够起到持久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提高缆芯导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缆芯导体由单根导线组成,且缆芯导体采用镀银铜导线制成,所述镀银铜导线具有柔软性更好、表面光滑无毛刺等特点,进而可以提高缆芯导体的使用效果,同时可以减少使用缆芯导体时带来的不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架的相向面活动卡接,所述支撑架采用弹性更好的硬质橡胶制成,可以避免电缆本体受到重压时发生较大的形变,同时可以提高电缆本体形变后的恢复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连接板彼此之间不相连,由于连接板的设置,可以支撑架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进而提高支撑架对电缆本体的支撑效果,同时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架的配合可以形成导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三个所述连接板的左右两侧与支撑架内腔的左右两侧均不接触,三个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与支撑架的左右侧面之间设置有导流槽,由于导流槽的设置,可以对通过防护套和屏蔽层进入至支撑架内部的水分子进行导流,进而避免其在支撑架内部某一处长期静置导致其通过支撑架和隔离套侵入至绝缘套的内部,进而避免影响后期缆芯导体对信号的传输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华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华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28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拉散热型汽车线束
- 下一篇:一种新型背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