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体电蓄热型热风幕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85344.2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0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邓立强;詹鑫;韩佳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9/00 | 分类号: | F24F9/00;F24H3/04;F24H9/1818;F24H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杨华 |
地址: | 30014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蓄热 热风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风幕加工生产领域,涉及一种固体电蓄热型热风幕,包括热风幕本体,热风幕本体上连接有风机,热风幕本体内设有电蓄热腔体,电蓄热腔体内设置有电蓄热材料,电蓄热材料内部设有加热元件。设置电蓄热腔体,在电蓄热腔体内设置固体电蓄热材料,在夜间谷电时段,外接加热器对固体电蓄热材料进行分时轮换加热储能,减少电力设备安装数量,白天工作状态下,利用晚间储存的热能进行释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风幕,特别是一种固体电蓄热型热风幕,属于热风幕加工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电蓄热:电蓄热系统是指在夜间用电低谷期间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并以显热或潜热的形式将它储藏起来,在用电高峰期将储藏的热量释放出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以达到转移尖峰电力、节省电费、减轻电力负荷和降低设备容量的需要。
热风幕:又称热空气幕,是指能喷送出热气流的空气幕,通过高速电机带动贯流或离心风轮产生的强大气流,在大门开启时,形成一面无形的门帘,阻挡冷风侵入室内。
目前的民用及厂房的电热风幕加热体采用PTC,电加热丝等直接加热方式,常规电热风幕电加热器在大门开启时需要同时开启,该种方式有两种缺点:1、电热风幕的电加热器由于无蓄热功能,无法利用峰谷电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2、电热风幕的电加热器同时开启造成设备电功率较大,对电力配线和变压器均要求较高,电力投资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体电蓄热型热风幕。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固体电蓄热型热风幕,包括热风幕本体,热风幕本体上连接有风机,热风幕本体内设有电蓄热腔体,电蓄热腔体内设置有电蓄热材料,电蓄热材料内部设有加热元件。
所述的电蓄热材料为镁质蓄热砖,镁质蓄热砖为若干块,组成四组,风机的数量与镁质蓄热砖组成的组数对应。
所述的电蓄热腔体采用硅酸铝保温材料制成。
所述的加热元件为合金钢耐高温加热元件。
所述的镁质蓄热砖均是若干层堆叠而成的,相邻两层之间设置有合金钢耐高温加热元件,合金钢耐高温加热元件通过外接加热器进行加热。
所述的热风幕本体的侧面设置有出风静压箱,出风静压箱一侧设置有出风百叶。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电蓄热腔体,在电蓄热腔体内设置固体电蓄热材料,在夜间谷电时段,外接加热器对固体电蓄热材料进行加热储能,减少电力设备安装数量,白天工作状态下,利用晚间储存的热能进行释放。
附图说明
图1为固体电蓄热型热风幕结构示意图。
其中,1-风机,2-镁质蓄热砖,3-合金钢耐高温加热元件,4-电蓄热腔体,5-出风静压箱,6-出风百叶,7-热风幕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固体电蓄热型热风幕,包括热风幕本体7,热风幕本体7放置在工厂大门正对处,热风幕本体7上连接有风机1,开启风机1,起到吹风作用。
热风幕本体7内设有电蓄热腔体4,电蓄热腔体4内设置有镁质蓄热砖2,镁质蓄热砖2为若干块,组成四组,风机1的数量与镁质蓄热砖2组成的组数对应,每一组放置一个风机1,镁质蓄热砖2发热,风机1用于将热风吹出,其中电蓄热腔体4采用硅酸铝保温材料制成。
镁质蓄热砖2均是若干层堆叠而成的,相邻两层之间设置有合金钢耐高温加热元件3,合金钢耐高温加热元件3通过外接加热器进行加热,在夜间谷电时段,由外接加热器对每组合金钢耐高温加热元件3对镁质蓄热砖2进行加热,减少电力设备安装容量;在白天工作状态中,启动风机1,周围空气先进入风机1,再通过镁质蓄热砖2,最后从靠近工厂门口一侧的热风幕本体7一侧吹出,达到防止室外冷风进入工厂室内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53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皮磅边线防压装置
- 下一篇:保护壳和智能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