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廊桥式接待亭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89406.7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68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进;陆园园;牛颖;徐新峰;吴宸;吕宜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尤安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00;E04H1/12;E04B2/88;E04B1/82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83 | 代理人: | 车超平 |
地址: | 200093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廊桥式 接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廊桥式接待亭,包括桥结构、亭结构、若干幕墙结构以及两屏风结构;其中,亭结构固定设置于桥结构的上端;每一幕墙结构设置于对应的两支撑元件之间的下端;两屏风结构设置于亭结构的两端。本实用新型的廊桥式接待亭,设计新颖,结构合理美观,在建筑造型上保留了传统建筑元素及优势,并融合现代建筑工艺及材料,满足现代建筑的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廊桥式接待亭。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民族文化自信的日益提高,在现阶段建筑设计行业中也开设逐步加入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或在对原有古建筑进行深入后探索如何在新建筑中进行创新演绎。川西传统木结构建筑就具有许多现代建筑可借鉴的很多优点,其在设计思想、空间优势、结构构件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例如,传统穿斗式木结构由柱、枋、檩组成,在柱上直接承檩,枋穿过柱子形成网状结构形式,其整体结构用料小、整体性强、结构灵活、施工便捷、能就地取材,且适应于川西地区的自然条件。
川西地区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本身的结构性能及美学价值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及参考意义。但是由于现代工业发展,现代技艺、材料等的改革,新的生产方式逐步取代传统的建造方式,这无疑对木结构建筑中传统技艺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挑战,以至于在某一段时间内木结构建筑在发展停滞不前。
现有的木结构建筑虽然在设计思想、空间优势、结构构件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木结构建筑也存在下述问题:
(1)木结构建筑一般易遭受火宅影响,木结构建筑也都不能防虫防蛀;
(2)木结构建筑的密闭性、保暖性、隔音隔声等无法满足现代建筑设计的使用要求;
(3)无法满足现代建筑要求的各种管线的隐蔽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廊桥式接待亭,以至少解决现有木结构建筑易遭受火宅影响,不能防虫防蛀,密闭性、保暖性、隔音隔声差以及管线不能隐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廊桥式接待亭,包括:
桥结构;
亭结构,所述亭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桥结构的上端,所述亭结构包括:
若干支撑元件,若干所述支撑元件沿所述桥结构的长度方向呈对称设置于所述桥结构的两侧,且若干所述支撑元件的顶端沿第一曲线布置;
若干檩条,若干所述檩条间隔架设于若干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其纵截面呈第一曲线,且每一所述檩条均与其下端对应的若干所述支撑元件固定连接;
若干椽柱,若干所述椽柱倾斜且沿所述檩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若干所述檩条的上端;
若干屋面元件,若干所述屋面元件对应设置于若干椽柱的上端;
若干幕墙结构,每一所述幕墙结构设置于对应的相邻两支撑元件之间的下端之间;
两屏风结构,两所述屏风结构设置于所述亭结构内部的两端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廊桥式接待亭中,所述桥结构包括:
若干承重柱,若干所述承重柱间隔设置于待安装地面;
第一承重梁,所述第一承重梁架设于若干所述承重柱的上端,所述第一承重梁的横截面呈第二曲线,所述第一曲线与所述第二曲线相背离;
若干腹杆,若干所述腹杆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承重梁的上端两侧,且若干所述腹杆的上端均处于同一水平面;
第二承重梁,所述第二承重梁固定设置于若干所述腹杆的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尤安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尤安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89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十字形廊道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飘窗外立面铝板立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