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竹蜻蜓有效
申请号: | 202122192398.1 | 申请日: | 2021-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671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4C5/00 | 分类号: | B44C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蜻蜓 | ||
一种车载竹蜻蜓包括底座、支撑杆、竹蜻蜓和多孔圆盖,所述的底座设有台阶状圆槽和圆孔,在台阶状圆槽的圆环状上沿设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的多孔圆盖设有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所述的支撑杆一端插入底座圆孔,另一端用于支撑竹蜻蜓;所述的竹蜻蜓头部设有弧面凹槽,该弧面凹槽与支撑杆接触使竹蜻蜓达到平衡姿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竹蜻蜓。
背景技术
平衡竹蜻蜓是我国民间一种传统竹玩具,是民间手艺人的智慧结晶。传统平衡竹蜻蜓的平衡支点设在蜻蜓头部尖端,再配以底座。车载摆件是大多数车主会使用,用来装饰车内空间和实现某种功能的物件,其材质、外观和功能也是五花八门。目前市面上没有把传统平衡竹蜻蜓用在车载用品上,其很大原因是传统平衡竹蜻蜓支点位于竹蜻蜓头部,而需要配比较粗大的底座,限制了外观和功能方面的设计。另外传统竹蜻蜓功能单一且外观千篇一律,无法满足车载用品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竹蜻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竹蜻蜓包括底座、支撑杆、竹蜻蜓和多孔圆盖,所述的底座设有台阶状圆槽和圆孔,在台阶状圆槽的上沿设有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的多孔圆盖设有第三磁铁和第四磁铁;所述的支撑杆一端插入底座所设的圆孔,另一端用于支撑竹蜻蜓;所述的竹蜻蜓头部设有弧面凹槽,该弧面凹槽与支撑杆接触使竹蜻蜓达到平衡姿态。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所设的圆孔数量为1~5个,优选为2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支撑杆为细长形状,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多边形等,优选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新的竹蜻蜓平衡支点结构,并将其应用于车载摆件,与香薰盒结合成为多功能车载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车载竹蜻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的俯视图;
图3为多孔圆盖的示意图;
图4为竹蜻蜓的仰视图;
图5为图4的1-1剖面图。
图中: 1-底座,2-多孔圆盖,3-支撑杆,4-竹蜻蜓,11-台阶状圆槽,12-第一磁铁,13-第二磁铁,14-圆孔,21-第三磁铁,22-第三磁铁,41-弧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车载竹蜻蜓包括底座1、多孔圆盖2、支撑杆3和竹蜻蜓4,所述的底座设有台阶状圆槽11和一个圆孔14,在台阶状圆槽11的圆环状上沿设有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3;所述的多孔圆盖2设有第三磁铁21和第四磁铁22,所述的多孔圆盖2放置于台阶状圆槽11上方,并通过第一磁铁12、第二磁铁13和第三磁铁21、第四磁铁22吸附固定;所述的支撑杆3一端插入底座1上的圆孔14,另一端用于支撑竹蜻蜓4;所述的竹蜻蜓4头部设有弧面凹槽41,该弧面凹槽41与支撑杆3接触使竹蜻蜓4达到平衡姿态。
实施例2
一种车载竹蜻蜓包括底座1、多孔圆盖2、支撑杆3和竹蜻蜓4,所述的底座设有台阶状圆槽11和两个圆孔14,在台阶状圆槽11的圆环状上沿设有第一磁铁12和第二磁铁13;所述的多孔圆盖2设有第三磁铁21和第四磁铁22,所述的多孔圆盖2放置于台阶状圆槽11上方,并通过第一磁铁12、第二磁铁13和第三磁铁21、第四磁铁22吸附固定;所述的支撑杆3一端插入底座1上的圆孔14,另一端用于支撑竹蜻蜓4;所述的竹蜻蜓4头部设有弧面凹槽41,该弧面凹槽41与支撑杆3接触使竹蜻蜓4达到平衡姿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承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192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