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含量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03781.2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许遥;刘建利;王晓光;吕虎;方国锋;陈佳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朱孔妙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嘧菌酯戊唑醇 悬浮 含量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含量检测装置,属于试剂检测领域。一种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含量检测装置,包括主体、转动板、倾斜板、摆动机构、摆动轴、振荡机构和夹持箍,主体内开设有检测腔,主体内右侧固定设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左端面动力延伸至检测腔内,转动板动力连接于动力电机左端,倾斜板可拆卸连接于转动板上端面,摆动轴转动连接于检测腔前后两壁之间,摆动轴位于倾斜板左侧,摆动机构设于摆动轴与倾斜板之间,摆动机构用于带动摆动轴往复摆动,本方案通过使试样容器上下摆动的同时对其进行振荡的方式,提高试样的萃取效率,并在萃取完成后直接对其含量进行检测,操作简便,检测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剂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含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农药,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均有良好的活性。
现有的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含量检测需要制备标样溶液和试样溶液,而试样溶液的提取过程较为冗杂,经过离心萃取后再取上清液作为试样溶液,进而进行测试,检测手段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含量检测装置,它通过使试样容器上下摆动的同时对其进行振荡的方式,提高试样的萃取效率,并在萃取完成后直接对其含量进行检测,操作简便,检测效率较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含量检测装置,包括主体、转动板、倾斜板、摆动机构、摆动轴、振荡机构和夹持箍;
主体内开设有检测腔,主体内右侧固定设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左端面动力延伸至检测腔内,转动板动力连接于动力电机左端,倾斜板可拆卸连接于转动板上端面,摆动轴转动连接于检测腔前后两壁之间,摆动轴位于倾斜板左侧,摆动机构设于摆动轴与倾斜板之间,摆动机构用于带动摆动轴往复摆动,夹持箍设于摆动轴左侧,振荡机构设于夹持箍与摆动轴之间,振荡机构用于提高试样的萃取效率。
优选的,倾斜板与转动板之间处于倾斜连接状态。
优选的,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倾斜板左端的铰接杆,摆动轴内开设有铰接腔,铰接杆左端面延伸至铰接腔内且铰链连接于铰接腔上下两壁之间。
优选的,铰接腔与摆动轴铰接处位于摆动轴轴心靠近转动板一侧。
优选的,振荡机构包括检测杆、连接杆、第一振荡片和第二振荡片;
检测杆固定连接于摆动轴外端面左侧,检测杆内开设有振荡腔,连接杆铰链连接于振荡腔前后两壁之间,连接杆与振荡腔内壁铰接处固定设有扭转弹簧,进而使连接杆与检测杆保持相同的倾斜角度,第一振荡片固定设于连接杆右端,第二振荡片固定设于振荡腔左壁,夹持箍固定设于连接杆左端面。
优选的,夹持箍内开设有密封腔,密封腔下侧连通设有夹持槽,密封腔内设有密封塞,密封塞与密封腔之间具有动密封性,密封塞内设有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含量分析仪。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使试样容器上下摆动的同时对其进行振荡的方式,提高试样的萃取效率,并在萃取完成后直接对其含量进行检测,操作简便,检测效率较高。
(2)本方案能通过密封塞对部分试样容器进行固定,提高本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037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规模化养殖鸡舍饮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供热锅炉用余热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