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埋栖型贝类海上养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21083.5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6363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国;任国梁;李德盛;崔振权;柳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01K61/65;A01K61/5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专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05 | 代理人: | 郝晓燕 |
地址: | 22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埋栖型 贝类 海上 养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埋栖型贝类海上养殖的装置,包括养殖单元,所述养殖单元包括网箱与绳索,所述网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支绳,所述连接支绳远离网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绳索外表面,所述绳索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稳定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后期贝类采样与收获的问题,不需要拖网,采样时只需要将网箱拿出即可,方便快捷,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收获率,同时可防止海洋中敌害生物的入侵,提高单位面积的养殖量,增加贝类存活率和生长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埋栖型贝类海上养殖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埋栖型贝类养殖皆采取播撒的形式,后期采样与收获较困难,存在遗漏的问题,在养殖区内很难将贝类采完,收获率很低且人工成本很大;且传统养殖模式不能防止其他敌害生物的入侵,会降低养殖贝类的存活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埋栖型贝类海上养殖的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埋栖型贝类海上养殖的装置,包括养殖单元,所述养殖单元包括网箱与绳索,所述网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支绳,所述连接支绳远离网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绳索外表面,所述绳索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稳定结构。
优选的,每个所述养殖单元中的网箱的数量设置不少于三个,且所述网箱之间呈等距排布。
优选的,所述养殖单元的数量设置为不少于两个且相互之间成排布设,相邻的所述养殖单元间的间距保持在三米。
优选的,所述网箱包括同轴设置的不少于两个的环形框、固定连接在上下相邻环形框之间以及环形框内侧的连接杆、套装在连接杆与环形框外表侧的网套,所述网套的上端设置缩放式端口。
优选的,所述缩放式端口包括固定连接在网套上端端口的绳口,所述绳口的外型呈环形的管状,所述绳口的外表面开设两个通孔,束紧绳从一个通孔穿入绳口的内侧再从另一个通孔穿出。
优选的,所述束紧绳的两端绕在一起并固定连接在连接支绳的下端。
优选的,最上方与最下方的两个环形框之间的间隔为十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稳固锚,所述稳固锚的外表面靠近上端处开设有圆孔,所述绳索的一端穿过圆孔与稳固锚进行缠绕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在现有的蟹笼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对蟹笼进行改装组合达到海上养殖埋栖型贝类的目的,本方案解决了后期贝类采样与收获的问题,不需要拖网,采样时只需要将网箱拿出即可,方便快捷,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收获率,同时可防止海洋中敌害生物的入侵,提高单位面积的养殖量,增加贝类存活率和生长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埋栖型贝类海上养殖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埋栖型贝类海上养殖的装置的网箱示意图。
图中:1、网箱;11、环形框;12、连接杆;13、网套;14、绳口;15、束紧绳;2、连接支绳;3、绳索;4、稳固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适用于埋栖型贝类海上养殖的装置,包括养殖单元,养殖单元包括网箱1与绳索3,网箱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支绳2,连接支绳2远离网箱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绳索3外表面,绳索3的两端处分别设置有稳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21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