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丙烯气体回收装置及聚丙烯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21808.0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06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汪乃东;周新生;马仁成;陈留成;冯金良;梁理嘉;郭治洲;李选波;冉爱国;刘高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1 | 分类号: | B01D53/81;B01D53/52;B01D53/48;B01D53/04;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俞璇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气体 回收 装置 生产 系统 | ||
一种聚丙烯气体回收装置,包括:第一脱硫塔,具有第一进料端和第一出料端,第一进料端上连接有进料管;干燥塔,具有第二进料端和第二出料端,第一出料端与第二进料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管;第二出料端上连接有出料管;阀门机构,包括闸阀、球阀和导淋,导淋位于闸阀和球阀之间;以及回收机构,通过回收管与各所述导淋连通,关闭所述闸阀和球阀,并打开所述导淋,以使聚丙烯气体进入所述回收机构。通过在各导淋上连接回收管,再将回收管连接回收机构,因此当闸阀或球阀内漏的聚丙烯气体到达导淋时,内漏过来的聚丙烯气体在压差的作用下经回收管迅速经排放到回收机构,避免现场排放的安全环保风险,同时降低能耗,提高再生操作时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聚丙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丙烯气体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聚丙烯装置丙烯精制系统为防止丙烯内漏,设计有6个双阀组,当有退液、再生、维修等操作时,通过双阀组对系统进行隔离,若产生内漏则由双阀组间的导淋排放,防止丙烯串入阀门另一侧。原设计双阀组中导淋直接将生产过程中的气体排放至大气,这不仅会造成精制系统的设备如氮气再生加热器和丙烯进料泵因丙烯浓度高而联锁停车,而且会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丙烯气体回收装置,旨在解决聚丙烯气体直接排放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丙烯气体回收装置,包括:
第一脱硫塔,具有第一进料端和第一出料端,第一进料端上连接有进料管;
干燥塔,具有第二进料端和第二出料端,第一出料端与第二进料端之间连接有连接管;第二出料端上连接有出料管;
阀门机构,包括闸阀、球阀和导淋,导淋位于闸阀和球阀之间;阀门机构为多个,多个阀门机构分别设于进料管、连接管和出料管上;以及
回收机构,通过回收管与各导淋连通,关闭闸阀和球阀,并打开导淋,以使聚丙烯气体进入回收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收管包括主管和分管,主管连接回收机构和分管;分管连接主管和各导淋。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收机构为火炬气柜,对应地,主管为火炬管,分管为金属软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聚丙烯气体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脱硫塔,第二脱硫塔具有第三进料端和第三出料端,第三进料端与第一出料端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第三出料端与出料管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出料管靠近第三出料端位置上设有阀门机构;连接管靠近第三进料端位置上设有阀门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料管靠近第一进料端位置上设有阀门机构;连接管靠近第一出料端位置上设有阀门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管靠近第二进料端位置上设有阀门机构;出料管靠近第二出料端位置上设有阀门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回收管为两个,靠近第一进料端、第二进料端和第三进料端的各阀门机构共连通其一回收管;
靠近第一出料端、第二出料端和第三出料端的各阀门机构共连通另一回收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出料管远离干燥塔端连接有输送泵。
一种聚丙烯生产系统,包括:聚丙烯气体回收装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各导淋上连接回收管,再将回收管连接回收机构,因此当闸阀或球阀内漏的聚丙烯气体到达导淋时,内漏过来的聚丙烯气体在压差的作用下经回收管迅速经排放到回收机构,避免现场排放的安全环保风险,同时降低能耗,提高再生操作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巨正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218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T检查患者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电机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