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杀虫灯的物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25689.6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36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魏爱曦;胡云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爱曦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02;A01M1/06;A01M1/00;H04L67/12;G16Y10/05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曹源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沙***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杀虫 联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物联网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杀虫灯的物联系统。包括集成于太阳能杀虫灯柱上的主控制器、通讯模块、杀虫单元、监控单元和供电单元,主控制器分别与通讯模块、杀虫单元和监控单元电性连接,监控单元包括第一监控模块,第一监控模块用于对诱虫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主控制器,通讯模块用于建立主控制器与外部的物联网云平台的无线通讯对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太阳能杀虫灯工作状态的线上物联网监测,并可将太阳能杀虫灯柱变成一个通讯基站,使周围的农业自动化设备与物联网云平台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对更多智能化农业设备的物联网监测、控制的功能拓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物联网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杀虫灯的物联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业虫害多发的国家,对农业虫害的控制是农业生产的重点环节。虫害的控制主要分为化学杀虫方式和物理杀虫方式。化学杀虫方式由于药物的使用会导致一系列环保与健康问题,因此,已不适用于当前的绿色农业生产环境。而物理杀虫方式,基于其无公害的特点,已在农业生产领域被更多的人接受并使用,其中以太阳能杀虫为代表的物理杀虫方式已在多地普及推广。太阳能杀虫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白天吸收的光热以电能方式存储,在夜晚放电至杀虫灯以供其工作。杀虫灯具是利用365±50nm波长紫外光对昆虫具有具备较强的趋光、趋波、趋色、趋性的特性原理,确定对昆虫的诱导波长,研制专用光源,利用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紫外光辐射对害虫产生的趋光兴奋效应,引诱害虫扑向灯的光源,光源外配置相应的杀虫装置,来杀死害虫,使害虫掉落至专用接虫盒,达到灭杀害虫的目的。
但目前使用的太阳能杀虫灯功能单一,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只具备杀虫的功能,没能与物联网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实现更多更智能化的物联网监测功能拓展。同时,太阳能杀虫灯安装位置分布较广,又在夜间工作,其工作状况、工作成效不易观察,通常靠人工进行虫体堆积情况观察,以确定是否需要清理,无法做到有效的线上数字化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太阳能杀虫灯的物联系统,其应用时,可以实现对太阳能杀虫灯工作状态的线上物联网监测,建立一个通讯中转站点,与太阳能杀虫灯柱周围的农业自动化设备通讯连接,提高其监测效率,实现各设备远程监控,管理,减少投资,节省人力。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太阳能杀虫灯的物联系统,包括集成于太阳能杀虫灯柱上的主控制器、通讯模块、杀虫单元、监控单元和供电单元,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通讯模块、杀虫单元和监控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供电单元用于为系统供电,其中:
杀虫单元,包括杀虫控制器、诱虫装置和杀虫装置,所述杀虫控制器分别与主控制器、诱虫装置和杀虫装置电性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的杀虫控制信号,并根据杀虫控制信号控制诱虫装置进行诱虫工作和杀虫装置进行杀虫工作;
监控单元,包括第一监控模块,所述第一监控模块用于对诱虫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至主控制器;
通讯模块,用于建立主控制器与外部的物联网云平台的无线通讯对接;
主控制器,用于将接收的图像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至外部的物联网云平台,并通过通讯模块接收外部物联网云平台发送的杀虫控制信号,将杀虫控制信号传输至杀虫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爱曦,未经魏爱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256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型防水电缆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温差发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