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28662.2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00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仲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佑通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34;B32B27/02;B32B27/36;B32B27/12;B32B5/02;B32B9/00;B32B9/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翁斌 |
地址: | 314503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触媒 涤纶 改性 短纤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包括涤纶改性纤维,还包括除静电层,所述除静电层设置在涤纶改性纤维表面,所述除静电层表面连接有除菌层,所述除菌层表面包覆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表面设置有防污层,所述除静电层的主要材质为防静电纤维材料,使用防静电合成纤维制成的除静电层能够有效抑制涤纶改性纤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防止涤纶改性纤维在使用时内部静电过多而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使用更安全,涤纶改性纤维表面设置使用银离子制成的除菌层能够有效抑制涤纶改性纤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与外部环境接触以及内部潮湿而滋生的细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纤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
背景技术
现代消费者对于服饰及家饰用品的购买需求,已经不仅仅是注重流行而已,更强调功能性,穿得舒适、安全及健康同时有益环保已经成为一种消费趋势,近年来,发达国家及日韩台纤维厂商对于功能性纺织品研发已具成效,常见的功能性纤维有吸湿快干、抗菌、抗紫外线、远红外、竹炭等功能相对单一的纤维,而功能复合效果明显的智能型纤维尚不多见。使用效果上也不十分理想,如十字形吸湿快干纤维,其吸湿效果往往达不到英威达相关标准,尚需辅以亲水性处理,但处理后耐洗性又不持久;又如竹炭纤维,其除臭、吸附有害微生物功能较强,但一定时间达到饱和后又会失效而不能连续使用;大部分功能微粉(如抗菌剂、竹炭微粉、二氧化钛微粉、陶瓷微粉)被包覆在化纤载体中与外界隔绝,无法发挥功能而只有表层微粉发挥作用,导致功效降低及成本升高;大部分以常规涤纶为载体的功能纤维在色纺领域的应用始终存在瓶颈和局部禁区。
市面上的一种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存在以下弊端:常见的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通常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摩擦而产生大量的静电,静电过多在使用人员接触时,对使用人员造成一定的伤害,并且涤纶纤维在长时间使用时,由于与外部环境的接触和内部潮湿,容易在纤维内部滋生大量的细菌,细菌过多会产生异味,会对使用人员身体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包括涤纶改性纤维,还包括除静电层,所述除静电层设置在涤纶改性纤维表面,所述除静电层表面连接有除菌层,所述除菌层表面包覆有抗氧化层,所述抗氧化层表面设置有防污层,所述除静电层的主要材质为防静电纤维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除菌层的主要材料为银离子,涤纶改性纤维表面设置使用银离子制成的除菌层能够有效抑制涤纶改性纤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与外部环境接触以及内部潮湿而滋生的细菌。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化层的主要材料为铁钝化膜材料,抗氧化层使用铁钝化膜γ-Fe2O3制成,通过抗氧化层对涤纶改性纤维提供抗氧化的保护作用,延长涤纶改性纤维的使用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防污层的主要材料为特氟龙尼龙防水透气面料,特氟龙防水透气面料的主要成分为聚四氟乙烯,不粘涂料可以在260℃连续使用,具有最高使用温度290-300℃,极低的摩擦系数、良好的耐磨性以及极好的化学稳定性,具有不粘性、耐热性、滑动性、抗湿性、耐磨损性和耐腐蚀性,以保证涤纶改性纤维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因沾染污物而在涤纶改性纤维表面残留,保持涤纶改性纤维表面的洁净程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防静电合成纤维制成的除静电层能够有效抑制涤纶改性纤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防止涤纶改性纤维在使用时内部静电过多而对使用人员造成伤害,使用更安全,涤纶改性纤维表面设置使用银离子制成的除菌层能够有效抑制涤纶改性纤维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与外部环境接触以及内部潮湿而滋生的细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微孔光触媒竹炭涤纶改性短纤维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佑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桐乡市佑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286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绞盘支座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原液着色再生有色阻燃涤纶短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