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施工粉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30142.5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5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玉军 |
主分类号: | B01D50/60 | 分类号: | B01D50/60;B08B15/00;B01D46/72;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耿梁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施工 粉尘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粉尘收集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和气泵,壳体的顶面固定连通有净风排管,净风排管的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电动百叶窗和风机模组,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套筒,套筒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尘管,套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排尘管贴合的螺旋下料叶片,转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套筒的两端均连通有滤尘模块,两个滤尘模块的周侧面均与壳体固定连接,用以解决现有收集装置容易堵塞及需要频繁维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产生大量的粉尘,施工人员长期吸入会诱发多种疾病,不利于人们的健康,然而现有的粉尘收集装置存在一定的缺陷,粉尘收集装置吸入的灰尘容易造成吸尘装置堵塞,且现有的吸尘装置在收集灰尘时需要对装置进行频繁维护,使用成本较高,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粉尘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施工粉尘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建筑施工粉尘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面分别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和气泵,所述壳体的顶面固定连通有净风排管,所述净风排管的内壁由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电动百叶窗和风机模组,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尘管,所述套筒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排尘管贴合的螺旋下料叶片,所述转轴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套筒的两端均连通有滤尘模块,两个所述滤尘模块的周侧面均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的周侧面与两个滤尘模块传动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且对应排尘管的位置滑动连接有收尘屉,所述壳体的内壁且对应滤尘模块上方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清尘管,所述气泵出气口的一端与清尘管固定连通,所述清尘管的底面且对应两个滤尘模块的位置均固定连通有一组出风方向竖直向下的喷头。
优选地,两个所述滤尘模块以套筒的中线所在平面为轴呈对称设置,所述转轴的轴线与排尘管的轴线同轴,所述排尘管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滤尘模块包括滤尘旋筒,所述滤尘旋筒的尾部与套筒转动连通,所述滤尘旋筒的前端转动连通有给风筒,所述给风筒的周侧面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给风筒的上部固定连通有进风管,所述给风筒的轴线位置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输料叶片,所述螺旋输料叶片的周侧面分别与给风筒和滤尘旋筒贴合,所述螺旋输料叶片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透风孔,所述给风筒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轴杆传动连接的传动电机,所述滤尘旋筒的周侧面固定安装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优选地,所述滤尘旋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给风筒为尾端开口前端封闭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轴杆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垂直。
优选地,所述滤尘旋筒的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净风排孔,所述滤尘旋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芯筒。
优选地,所述套筒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且与收尘屉配合的导轨,所述壳体的端面且对应两个滤尘模块的位置铰接有检修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玉军,未经罗玉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30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