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节能电热板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33441.4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7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扬志;冼因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精安锐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0 | 分类号: | H05B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名扬高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8 | 代理人: | 代梦琴 |
地址: | 5711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护 结构 节能 电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节能电热板,包括底座、支撑板和电热板本体,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热板本体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弹簧、固定框和支撑板,通过将电热板本体包裹在两个固定框之间,能够对电热板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加热的物质容易滴落在电热板的表面,长时间使用之后,防止电热板的表面发生锈蚀,防止因清理方式不正确对节能电热板造成一定的损坏,延长了节能电热板的使用寿命,当需要对电热板本体进行检查时,向两侧推动固定框,能够使得移动板向两侧运动,进而对弹簧造成挤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电热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节能电热板。
背景技术
电热板是利用电热合金作为发热材料,用云母软板作绝缘材料,外包以薄金属板进行加热的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电热板运用比较广泛,对于直接用在节能电热板作为加热的设备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现有技术中节能电热板的表面没有防护结构,加热的物质容易滴落在电热板的表面,长时间使用之后,容易造成电热板的表面发生锈蚀,并且当清理的方式不正确会也对节能电热板造成一定的损坏,降低了节能电热板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节能电热板,以解决对节能电热板造成一定的损坏,降低了节能电热板的使用寿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节能电热板,包括底座、支撑板和电热板本体,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热板本体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相邻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热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弹簧的一端套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和所述弹簧均与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相邻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两个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电热板本体相接触,所述电热板本体被包裹在两个所述固定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截面呈L型结构,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框的一端与所述凹槽插接,且凹槽与所述固定框活动连接,所述凹槽与所述固定框的间隙填充有保温棉。
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框的相邻面均黏贴有密封条。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镶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弹簧、固定框和支撑板,通过将电热板本体包裹在两个固定框之间,能够对电热板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加热的物质容易滴落在电热板的表面,长时间使用之后,防止电热板的表面发生锈蚀,防止因清理方式不正确对节能电热板造成一定的损坏,延长了节能电热板的使用寿命,当需要对电热板本体进行检查时,向两侧推动固定框,能够使得移动板向两侧运动,进而对弹簧造成挤压,当维修之后,松开固定框,由于弹簧要恢复之前的弹力,从而能够推动两个移动板相互靠近,移动板推动固定框运动,重新将电热板本体包裹起来,便于对电热板本体进行检查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精安锐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精安锐实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33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器铝筒自动上料装置
- 下一篇:智能医废转运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