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缺氧吸氧的耳戴式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37443.0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8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章新君;普布顿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定日县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58200 西藏***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缺氧 吸氧 耳戴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呼吸吸氧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缺氧吸氧的耳戴式吸氧管,包括供氧组件和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组件包括供氧管,所述供氧管的表面安装有调节套筒,所述供氧管上端部形成有下颌定位圈,所述佩戴组件包括鼻吸头和挂耳件,所述鼻吸头的两端设有卡接头,两个所述卡接头分别与供氧管的两端匹配卡接。本实用新型将头戴式改为耳挂耳戴式,通过下颌部进行固定,使其不易脱落,即便在睡眠中也能保持,避免因吸氧管脱落导致缺氧而发生意外,在高原缺氧地区的日常睡眠吸氧中尤为适用;将只能鼻吸氧改为口、鼻均可吸氧,可以自由切换口吸氧或鼻吸氧,只需更换出氧口装置,解决一些因各种原因导致鼻腔堵塞无法鼻吸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呼吸吸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缺氧吸氧的耳戴式吸氧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有各种疾病导致的缺氧以及需要氧气支持治疗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因疾病而需要居家吸氧的病人,在高原缺氧地区,也有没有疾病的情况下需要吸氧以增加人体的氧饱和度、减少高原反应和缺氧对机体的伤害正常普通人。这些需要氧气支持的情况,一般是通过将吸氧管接到氧气管道或氧气瓶上吸氧,该吸氧管大多为头戴鼻吸式塑料软管。
但现有的头戴式吸氧管均存在易脱落、应用局限、开关调节不便的缺点,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用于缺氧吸氧的耳戴式吸氧管,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缺氧吸氧的耳戴式吸氧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缺氧吸氧的耳戴式吸氧管,包括供氧组件和佩戴组件,所述供氧组件包括供氧管,所述供氧管的表面安装有调节套筒,所述供氧管上端部形成有下颌定位圈,所述佩戴组件包括鼻吸头和挂耳件,所述鼻吸头的两端设有卡接头,两个所述卡接头分别与供氧管的两端匹配卡接,所述挂耳件的表面连接有挂耳绳,所述挂耳绳的上端设有挂接圈,所述挂耳件与供氧管表面贯穿。
优选的,所述供氧管的一端设有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调节套筒的表面设有防滑条,。
优选的,所述供氧管的表面安装有手动阀,所述手动阀包括调节轮,所述手动阀的内壁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调节轮以凹槽开口的长边为行走路径,所述凹槽的长边倾角为15度。
优选的,所述鼻吸头的表面贯穿卡接有鼻吸管,所述鼻吸管为柔性硅胶管。
优选的,所述挂耳件的两端分别设有阻尼圈,用于增加挂耳件与供氧管连接的静摩擦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将头戴式改为耳挂耳戴式,通过下颌部进行固定,使其不易脱落,即便在睡眠中也能保持,避免因吸氧管脱落导致缺氧而发生意外,在高原缺氧地区的日常睡眠吸氧中尤为适用;将只能鼻吸氧改为口、鼻均可吸氧,可以自由切换口吸氧或鼻吸氧,只需更换出氧口装置,解决一些因各种原因导致鼻腔堵塞无法鼻吸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手动阀,根据需要随时或随手开启、关闭氧气,不需要关闭氧气管道总阀或氧气瓶阀门,大大方便一些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的病人,该吸氧管佩戴简单、不易脱落、开关方便,既可用于鼻吸,也可用于口吸,既可日常式用,也可作为医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缺氧吸氧的耳戴式吸氧管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缺氧吸氧的耳戴式吸氧管图1中A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定日县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未经西藏定日县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37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后纵梁与翼型件焊接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危废填埋场雨水自动排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