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混接污水的平板格网筛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3079.9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12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乔怡雯;任乐辉;王雪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3/03 | 分类号: | B01D3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余莹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雨水 泵站 污水 平板 筛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混接污水的平板格网筛分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筛分装置,所述筛分装置包括平板格网、振动装置、杂质收集器和出水槽,所述平板格网的一侧通过传动轴连接振动装置以使得平板格网能够做水平往复运动,所述进水管和杂质收集器分别设于平板格网相对的两侧,平板格网倾斜布置且靠近进水管的一端高于靠近杂质收集器的一端以使得振动筛分出来的颗粒物能够收集到杂质收集器内,所述出水槽设于平板格网的下方,所述出水管设于出水槽上。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适用于城市雨水泵站混接污水中悬浮颗粒物的高效就地去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混接污水的平板格网筛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雨水径流中污染物负荷非常高,且由于我国诸多城市存在雨污混接现象,泵站混接污水雨天放江已成为城市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来源。有统计数据表明,上海市中心城区半数以上的分流制泵站存在雨污混接混排现象,加之初期雨水对地表污染物以及管道中淤积物的冲刷,使得雨水泵站放江水成分复杂、污染负荷高,造成受纳水体的黑臭问题频发、汛期河道水质严重恶化,阻碍城市河道功能恢复与涵养。因此,研发高效处理泵站混接污水的便捷、快速、集成就地处理装置,解决汛期雨水泵站混接污水放江的污染问题,是水体污染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混接污水的平板格网筛分装置,能够去除泵站混接污水中的悬浮性颗粒物(SS),从而实现夹带的COD、TN、TP的同步、快速去除,以控制泵站污染物放江浓度,支撑河道黑臭水体治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混接污水的平板格网筛分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筛分装置,所述筛分装置包括平板格网、振动装置、杂质收集器和出水槽,所述平板格网的一侧通过传动轴连接振动装置以使得平板格网能够做水平往复运动,所述进水管和杂质收集器分别设于平板格网相对的两侧,平板格网倾斜布置且靠近进水管的一端高于靠近杂质收集器的一端以使得振动筛分出来的颗粒物能够收集到杂质收集器内,所述出水槽设于平板格网的下方,所述出水管设于出水槽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板格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30°。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板格网采用涤纶或尼龙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平板格网的孔径为150~200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高效快速去除SS显著改善雨水泵站混接污水的水质,从而实现泵站放江水污染物控制,其具有占地面积小、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等优势,适用于城市雨水泵站混接污水中悬浮颗粒物的高效就地去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其中:1、进水管;2、出水管;3、筛分装置;4、平板格网;5、振动装置;6、杂质收集器;7、出水槽;8、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实施例:
结合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雨水泵站混接污水的平板格网筛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主要包括进水管1、出水管2、筛分装置3,筛分装置3包括平板格网4、振动装置5、杂质收集器6和出水槽7,平板格网4的一侧通过传动轴8连接振动装置5以使得平板格网4能够做水平往复运动。
进水管1和杂质收集器6分别设于平板格网4相对的两侧,平板格网4倾斜布置且靠近进水管1的一端高于靠近杂质收集器6的一端以使得振动筛分出来的颗粒物能够收集到杂质收集器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3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轴承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助力外骨骼背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