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部支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7911.2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45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元;汪明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 |
代理公司: | 河南华凯科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程猛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部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颈部支撑器,包括贴合在颈部前侧的圆弧形的竖板,所述竖板的后端设置有能够套接在颈部上的扁平状的带体,且竖板的下端固定有抵在胸部上的支撑用的圆弧形的底板。所述竖板的上端安装有能够支撑下巴的增大支撑面的圆弧形的托板,且托板向外圆弧延伸形成贴合腮部两侧的限位用的限位部。竖板通过带体固定在颈部上,竖板上侧的托板支撑下巴,下侧的底板贴合在胸部,这里竖板、底板和托板均采用了板状,因此,支撑面积大,支撑效果,从而避免压疮,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在竖板、底板和托板上增加弹性垫层,比如海绵和气垫。转动螺纹筒,带动两个螺纹杆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带动托板通过橡胶条绕着竖板转动,实现角度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部支撑防压疮领域,具体为一种颈部支撑器。
背景技术
对于颈椎损伤的患者,需要进行颈部固定,在胸部和头部之间设置支撑机构,然后中间在颈部后侧通过绳子缠绕一圈防脱,现有的颈托装置受力面对头部下侧部分,也就是下巴一圈进行支撑,包括颈后,对于重症患者而言,长期平卧位制动易形成压疮,也有的是采用钢圈类型,侧卧影响不大,但是,站立时,受力面积小,容易压疮,因此,如何避免压疮,是该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部支撑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颈部支撑器,包括贴合在颈部前侧的圆弧形的竖板,所述竖板的后端设置有能够套接在颈部上的扁平状的带体,且竖板的下端固定有抵在胸部上的支撑用的圆弧形的底板。
所述竖板的上端安装有能够支撑下巴的增大支撑面的圆弧形的托板,且托板向外圆弧延伸形成贴合腮部两侧的限位用的限位部。
优选的,所述带体上设置有开口,且开口处设置有方便调节松紧的魔术贴。
优选的,所述带体为弹性绷带。
优选的,所述托板与竖板之间通过韧性的橡胶条翻转连接,且托板与竖板相对的一端之间通过伸缩机构连接以调整托板的倾角。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分别转动安装在托板和竖板上的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杆,两个螺纹杆之间通过螺纹筒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通过韧性的能够实现缓冲的橡胶块分别与托板和竖板连接,以实现螺纹杆分别与托板和竖板的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板、底板以及托板均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竖板通过带体固定在颈部上,竖板上侧的托板支撑下巴,下侧的底板贴合在胸部,这里竖板、底板和托板均采用了板状,因此,支撑面积大,支撑效果,从而避免压疮,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在竖板、底板和托板上增加弹性垫层,比如海绵和气垫,这里相对于钢圈支撑面积大,站立时避免了压疮,侧卧时,由于后侧没有包裹支撑,因此,不会造成压疮;
2、转动螺纹筒,带动两个螺纹杆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从而带动托板通过橡胶条绕着竖板转动,实现角度调整,从而更好的对下巴支撑;
3、螺纹杆的末端设置橡胶块,便于螺纹杆旋转的同时,提供缓冲,使下巴更舒服,不至于那么生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轴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轴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城医院,未经苏州科技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79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幕墙端部快速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针织大圆机圆盘高精度调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