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穴模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8479.9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1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荣;赵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娜 |
地址: | 31549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穴模具系统。多穴模具系统包括:流道切换装置,流道切换装置具有至少一条流道;多穴模具装置,多穴模具装置具有多个穴位,多穴模具装置具有内部空间,流道切换装置设置在内部空间,流道切换装置角度可调节地与多个穴位中的部分穴位连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多穴模具注塑存在切换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穴模具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注塑模具技术的飞速发展,注塑模具领域已开发出多种多穴注塑模具结构。传统多穴注塑模具结构一套模架只能制造生产一种同类产品,会随着产品种类的增多使得其配套模具也相应增多,而每套模具需要定期人力维护保养和置物架的存放,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和场地存放成本。
同时,传统多穴注塑模具结构在切换产品时,需经过停止生产、降温、将模具从机台上拆卸、更换模具、将模具安装至机台、升温和开始生产这些过程,切换过程复杂、耗时长且极易在拆卸过程中出现模具损伤,同时产品切换时的模具拆装过程对于模具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另外,传统多穴注塑模具结构在生产多穴产品时,由于流道未隔断,会使不需要产品的穴号也会填充原材料,造成大量原材料的成本浪费。
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多穴模具注塑存在切换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穴模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多穴模具注塑存在切换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穴模具系统,包括:流道切换装置,流道切换装置具有至少一条流道;多穴模具装置具有多个穴位,多穴模具装置具有内部空间,流道切换装置设置在内部空间,且流道切换装置角度可调节地与多个穴位中的部分穴位连通。
进一步地,流道切换装置的流道角度可调节地与多个穴位中的部分穴位连通。
进一步地,流道为多个,多个流道在流道切换装置的内部且绕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当流道为两个时,两个流道沿一直线设置;当流道为三个时,三个流道呈放射状设置。
进一步地,流道切换装置具有过孔,多个流道的一端汇聚至过孔处。
进一步地,过孔位于流道切换装置的中心位置处。
进一步地,流道切换装置还具有缓冲通道,缓冲通道的一端与过孔连通,缓冲通道的另一端与流道切换装置的外周侧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流道切换装置的截面呈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A和过孔的圆心至缓冲通道远离过孔的一端的距离L之间满足:0LA/2;或者流道切换装置的截面呈圆形,圆形的直径A和过孔的圆心至缓冲通道远离过孔的一端的距离L之间满足:0LA/2。
进一步地,多穴模具装置具有与流道切换装置连通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呈“Y字型”、“X字型”和“W字型”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流道切换装置包括组合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朝向第二板体的一侧表面上具有流道;和/或第二板体朝向第一板体的一侧表面上具有流道。
进一步地,第一板体的厚度C与流道的过流截面的直径D之间满足:CD/2。
进一步地,多穴模具装置与流道切换装置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过孔上下贯通第一板体,多穴模具系统还包括进料装置,进料装置设置在内部空间处,进料装置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板体的过孔远离第二板体的一端。
进一步地,过孔上下贯通第二板体,多穴模具系统还包括冷料装置,冷料装置设置在内部空间处,冷料装置的一端连接在第二板体的过孔远离第一板体的一端,冷料装置与进料装置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流道切换装置的截面呈多边形或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84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