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准分子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48941.5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69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若沙;马文杰;林君音;林若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君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34 | 分类号: | H01J61/34;H01J6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6 | 代理人: | 许凯旋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结构 | ||
一种准分子灯结构,属于紫外灯技术领域,包括外管、设于外管内的内管,以及分别安装在外管两端的灯头,所述内管一端与外管一端熔接,所述内管另一端与外管另一端的内孔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分子灯结构,能够保障内管与外管连接的稳固性,又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出现破损、破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准分子灯结构。
背景技术
准分子灯,属于紫外线光灯,准分子灯发出的紫外线光波长的范围相对比较窄,且波长单一,主要应用于各种行业中的光清洗、光疗、光化学反应、消毒净化等领域。由于准分子灯发光的效率高,对环境无污染,使用方便,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
然而,为了结构的简易,市场上的准分子灯的内管与外管基本都直接采用刚性的固定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能够保障内管与外管之间的密封连接,外管与内管的连接十分牢固,然而外管、内管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受热膨胀、冷却收缩,存在一定的不规则形变,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使用内管和外管的连接处出现裂纹,破损准分子灯腔体的密封状态而,使其丧失工作能力。虽然,也有人提出,在内管与外管之间留存一定的间隙进行安装,但这样一来,为使内电极对外电极正常放电,对内电极的轴向长度会有所限制,将增大整体机构的体积,且其制作工艺略微复杂。
因此,如何才能够有效解决内管、外管连接的稳固性,并避免应力集中出现破损破裂等问题,这成为了本领域的一大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分子灯结构,既能够保障内管与外管连接的稳固性,又能够避免应力集中出现破损、破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准分子灯结构,包括外管、设于外管内的内管,以及分别安装在外管两端的灯头,所述内管一端与外管一端熔接,所述内管另一端与外管另一端的内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管的一端外翻形成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与所述外管的一端密封熔接;所述内管的另一端封闭融合形成封闭端,靠近该封闭端的所述内管外壁与外管另一端的内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内管内壁缠绕有带弹性的金属丝内电极;在靠近封闭端处的所述内管向内凸设有一圈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用于对内电极的一端进行定位。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外管包括直身段和分别位于直身段两端的前颈位、后颈位;所述前颈位和后颈位的内径均小于直身段内径,所述后颈位的外端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内管一端与外管前颈位的外端密封熔接,所述内管另一端与位于后颈位与直身段之间连接处的内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直身段与后颈位的连接处形成收缩位;所述内管一端的外壁与所述外管收缩位的内孔间隙配合,且所述内管的该端与所述外管后颈位的外端面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外管的外壁上紧贴布设有网状或螺旋状的外电极。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外电极的两端均通过金属弹簧分别紧压在前颈位和后颈位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灯头包括前金属灯头、前绝缘灯头和后绝缘灯头,所述前颈位的外侧安装上前金属灯头;所述前金属灯头的外端通过螺牙与所述前绝缘灯头螺接,所述后颈位的外侧安装上后绝缘灯头。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前绝缘灯头内设有贯穿孔,高压导线穿过贯穿孔与内电极导通。
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前金属灯头与前颈位上的金属弹簧螺接处以及后绝缘灯头与后颈位上的金属弹簧螺接处均设有粘胶;所述前金属灯头的外壁上设有便于安装固定的安装螺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君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君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48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