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脉冲集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2543.0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9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季明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蓝环保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脉冲 集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脉冲集尘器,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滤袋和固定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花板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卡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环形卡接板相卡接,所述滤袋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环形卡接板的两侧顶端表面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端表面相抵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滤袋堆积灰尘的重量进行一次吹灰处理,取代了定时吹灰处理的方式,吹灰时取决与滤袋的表面是否达灰尘的堆积量,进而避免了因设定时间导致电磁脉冲阀的频繁开启,不仅增加了滤袋的使用寿命,且降低了一定的使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脉冲集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除了现代社会人类生活垃圾对全球造成一定污染之外,工业污染是破坏自然环境最主要的因素.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可持续发展最大的敌人,危及人类的生存,急需解决。
脉冲除尘器是在袋式除尘器的基础上改进的新型高效脉冲除尘器,综合了分室反吹各种脉冲喷吹除尘器的优点,克服了分室清灰强度不够,进出风分布不均等缺点,扩大了应用范围。
现有的脉冲式除尘器通过脉冲控制仪或PLC控制,由定时达到一定时间开启组排脉冲阀来清除所控制的那部分布袋或滤筒的灰尘,这是清灰方式存在一定缺点,例如滤筒表面的灰尘堆积量较少时,脉冲控制仪在设定时间内依然会开启组排脉冲阀使滤袋膨胀抖落灰尘,这种频繁的开启次数不仅降低了滤袋的使用寿命,且造成了一定使用成本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脉冲集尘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脉冲式除尘器通过脉冲控制仪或PLC控制,由定时达到一定时间开启组排脉冲阀来清除所控制的那部分布袋或滤筒的灰尘,这是清灰方式存在一定缺点,例如滤筒表面的灰尘堆积量较少时,脉冲控制仪在设定时间内依然会开启组排脉冲阀使滤袋膨胀抖落灰尘,这种频繁的开启次数不仅降低了滤袋的使用寿命,且造成了一定使用成本的资源浪费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节能型脉冲集尘器,包括箱体、滤袋和固定板,所述箱体的底端表面螺纹连接有集灰斗,所述集灰斗的底端四角位置处螺栓连接有支撑腿,所述集灰斗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尘气进口,所述集灰斗的底端位置处设置有排灰阀,所述箱体的内部上端固定安装有花板,所述箱体的内部位于花板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环形卡接板,所述滤袋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环形卡接板相卡接,所述滤袋通过连接板和环形卡接板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滤袋通过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部,所述环形卡接板的两侧顶端表面设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与连接板的底端表面相抵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中部设置有脉冲控制仪,所述箱体一侧位于脉冲控制仪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端表面设置有气包,所述气包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安装在箱体一侧上端,所述气包顶端插接有电磁脉冲阀,所述电磁脉冲阀的输出端贯穿箱体一侧与喷吹管套接,所述喷吹管底端插接有多个文氏管,且所述文氏管贯穿花板和固定板延伸至滤袋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净气室,所述净气室的一侧中部设置有净气出口。
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脉冲控制仪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脉冲控制仪的输入端与电磁脉冲阀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脉冲集尘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蓝环保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鑫蓝环保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25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