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底面刮伤的石墨托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2733.2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7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应健安;张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耀义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6 | 分类号: | C21D9/56;C21D1/26;C21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75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底面 石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底面刮伤的石墨托辊装置,包括热处理炉主体,所述热处理炉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炉胆,所述炉胆的内部设置有钢带,所述钢带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被动托辊机构,所述被动托辊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主动式托辊机构,所述被动托辊机构包括转轴、密封套、密封法兰与石墨辊,所述石墨辊位于钢带的下端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底面刮伤的石墨托辊装置,耐高温、自润性、硬度低的优点,与钢带接触时,不会对钢带造成划痕,能够提高石墨辊利用率,增加石墨辊的使用寿命,与热处理炉主体大修周期保持一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亮退火炉过桥段托料辊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底面刮伤的石墨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奥氏体不锈钢连续退火的热处理炉由于工艺要求,其多数为卧式布局,炉体较长,炉内设置炉胆,炉胆截面呈扁状,当不锈钢带在炉胆内行走时,因跨度大且受自身重力影响,其中部势必与炉胆底部发生接触,这将对钢带底面造成划伤,形成质量缺陷。
现有的奥氏体不锈钢连续退火的热处理炉在使用时,钢带底面造成划伤,形成质量缺陷,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止底面刮伤的石墨托辊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底面刮伤的石墨托辊装置,具备耐高温、自润性、硬度低的优点,与钢带接触时,不会对钢带造成划痕,能够提高石墨辊利用率,增加石墨辊的使用寿命,与热处理炉主体大修周期保持一致,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底面刮伤的石墨托辊装置,包括热处理炉主体,所述热处理炉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炉胆,所述炉胆的内部设置有钢带,所述钢带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被动托辊机构,所述被动托辊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主动式托辊机构。
优选的,所述被动托辊机构包括转轴、密封套、密封法兰与石墨辊,所述石墨辊位于钢带的下端外表面,两组所述转轴分别固定安装于石墨辊的两侧外表面,所述密封法兰位于转轴的外壁,所述密封套位于密封法兰的一侧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密封法兰与炉胆之间为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式托辊机构包括第一链轮、链条、第二链轮、耐热不锈钢辊、动力组件与空心托辊,所述空心托辊开设于石墨辊的中部,所述耐热不锈钢辊位于空心托辊的内部,且所述耐热不锈钢辊固定安装于转轴的一侧外表面,所述第二链轮位于转轴外壁的一端,所述链条位于第二链轮的外壁,所述第一链轮位于第二链轮的上端,所述动力组件位于第一链轮的一侧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二链轮与转轴之间位于固定连接,所述链条与第二链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第一链轮与链条之间相互啮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底面刮伤的石墨托辊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防止底面刮伤的石墨托辊装置,通过设置的被动托辊机构,在钢带的下端设置有石墨辊,钢带在移动过程中,带动石墨辊两侧外表面固定连接的转轴通过密封法兰进行转动,且石墨辊为石墨材质,石墨具有耐高温、自润性、硬度低的优点,与钢带接触时,不会对钢带造成划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耀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耀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2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悬停铰链结构
- 下一篇:一种齿轮传动机构及具有其的传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