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和一种量子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3607.9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084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9/04 | 分类号: | H01L39/04;H01L39/06;H05K1/02;H05K1/11;H01P3/00;G06N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量子 芯片 封装 电路板 器件 | ||
1.一种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所述量子芯片上形成有脉冲调制信号线、磁通调制信号线和读取信号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电路板包括:
层叠的第一传输线层(3)、第二传输线层(4)和第三传输线层(5),所述第一传输线层(3)、所述第二传输线层(4)和所述第三传输线层(5)上均形成有共面波导传输线,所述脉冲调制信号线、所述磁通调制信号线和所述读取信号线与位于所述第一传输线层(3)、所述第二传输线层(4)和所述第三传输线层(5)上的共面波导传输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
所述第一传输线层(3)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1)背离所述第二基板(2)的一面;
所述第二传输线层(4)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1)、所述第二基板(2)之间;
所述第三传输线层(5)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板(2)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的一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的内部形成有第一屏蔽层(6),所述第二基板(2)的内部形成有第二屏蔽层(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基板(8),所述第三基板(8)与所述第一基板(1)层叠,所述第一传输线层(3)位于所述第三基板(8)与所述第一基板(1)之间;
第四基板(9),所述第四基板(9)与所述第二基板(2)层叠,所述第三传输线层(5)位于所述第四基板(9)与所述第二基板(2)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板(8)的内部形成有第三屏蔽层(10),所述第四基板(9)的内部形成有第四屏蔽层(11)。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所述第二基板(2)上分别开设有接地过孔(12),所述共面波导传输线包括中心导带(31)和接地导带(32),所述接地过孔(12)分布于所述中心导带(31)的两侧,所述接地过孔(12)用于电连接位于不同传输线层的共面波导传输线上的接地导带(32)。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所述第二基板(2)上分别开设有接地过孔(12),所述共面波导传输线包括中心导带(31)和接地导带(32),所述接地过孔(12)分布于所述中心导带(31)的两侧,所述接地过孔(12)用于电连接位于不同传输线层的共面波导传输线上的接地导带(32)、所述第一屏蔽层(6)和所述第二屏蔽层(7)。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所述第二基板(2)、所述第三基板(8)、所述第四基板(9)上分别开设有接地过孔(12),所述共面波导传输线包括中心导带(31)和接地导带(32),所述接地过孔(12)分布于所述中心导带(31)的两侧,所述接地过孔(12)用于电连接位于不同传输线层的共面波导传输线上的接地导带(32)、所述第一屏蔽层(6)、所述第二屏蔽层(7)、所述第三屏蔽层(10)和所述第四屏蔽层(11)。
9.一种量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量子芯片的封装电路板,所述量子芯片上包括两个以上量子比特,所述脉冲调制信号线、所述磁通调制信号线和所述读取信号线分别与各个量子比特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量子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外壳,所述封装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屏蔽外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本源量子计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360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