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车门预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3724.5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51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钱宇清;左付山;叶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B60R16/033;H02J7/35;H02S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徐莉娟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车门 加热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车门预加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顶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安装在车门上的PVC真空封套电热膜、安装在车外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控制PVC真空封套电热膜工作的无线传输模块,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机构,电源机构包括太阳能蓄电池、车载蓄电池和电源模块,通过PVC真空封套电热膜,直接对车门及附近零部件加热,大幅提高了热量的传递效率,减小燃油/电能消耗量,更加节能环保,并通过电源机构的作用,利用太阳能蓄电池、车载蓄电池和电源模块配合,既能通过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转化电能,又能在太阳能能源不足时,利用车载蓄电池提供足够的电能进行正常加热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车门预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冬季、尤其是北方气温极低,汽车露天停放在冻雨或大雪之后极易出现车门与车身之间零部件缝隙内残留有水从而使车门冻住、无法打开,此时如果强行打开车门则极易造成门把手或车门内部零部件损坏。
现有传统汽车的暖车技术,主要为提前启动发动机/电动机并打开空调进行全车预热,融化车门缝隙中的冰雪,车辆长时间预启动原地怠速不仅仅消耗大量燃油,且汽油不充分燃烧甚至容易造成积碳而导致动力损失、油耗升高;即使是电动车也会折损蓄电池寿命和续航里程,无法在保证安全、经济的情况下实现节能环保的作用,所以急需一种太阳能车门预加热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车门预加热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全车加热、且消耗大量燃油和电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车门预加热系统,包括安装在车顶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安装在车门上的PVC真空封套电热膜、安装在车外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控制PVC真空封套电热膜工作的无线传输模块,以及用于供电的电源机构,所述电源机构包括太阳能蓄电池、车载蓄电池和电源模块,其中,所述太阳能蓄电池分别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PVC真空封套电热膜和电源模块相连,所述车载蓄电池和电源模块头通过电源转换接口与所述PVC真空封套电热膜相连,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温度传感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蓄电池通过DC/DC转换器与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相连,接收并储存太阳能光伏电池板转换的电能。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蓄电池为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供电的工作电压范围在10.8V-14.4V,其中,当太阳能蓄电池的电压大于14.4V或小于10.8V,太阳能蓄电池与所述电源模块连通。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包括多块活动连接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多块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相连,控制各个太阳能光伏电池活动展开或活动折叠。
优选的,所述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包括5块活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分别为一块第一光伏电池板,两块第二光伏电池板和两块第三光伏电池板,其中,第一光伏电池板安装在所述车顶,第一光伏电池板两端分别安装有转轴,两块第二光伏电池板对称安装在所述第一光伏电池板两端,且分别与对应的转轴相连,随转轴转动,控制两块所述第二光伏电池板绕转轴摆动,两块所述第三光伏电池板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光伏电池板底部,所述转轴两端均同轴连接有螺杆,两块所述第三光伏电池板分别通过螺母与对应的螺杆相连,螺杆随转轴转动,带动两块第三光伏电池板沿螺杆方向移动相互靠近收缩至第一光伏电池板底部,或相互远离伸出所述第一光伏电池板底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以及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同轴安装有第一皮带轮,两个所述转轴上均安装有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联动皮带与第二皮带轮联动,随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两个所述转轴同步且反向转动,其中,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太阳能蓄电池和/或车载蓄电池相连。
优选的,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温度传感器与电源模块并行连接,其中,无线传输模块控制电源模块的开启或关闭,或者,温度传感器预设阈值控制所述电源模块的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3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心内科止血抢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室内给排水供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