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下组织撑开钳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57303.X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8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薛斌;颜小华;赖涛;樊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俊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28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6116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下组织 撑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皮下组织撑开钳,包括两个钳体,两个钳体顶端均设置有穿孔,两个钳体侧壁均固定有夹板,两个钳体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轴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轴承内部的扭簧使第一横杆下压,该第二卡块呈三角形状,与齿槽的侧壁相互限位,从而起到固定支撑的效果,且通过第三卡块插入凹槽内壁,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的起到固定的效果,防止第二卡块受力出现倾斜和晃动现象,该设备便于进行调节和安装,从而适用于不同宽度的伤口,且防止因误触等导致撑开送动,使用完成后通过手动下压第一横杆背离第二卡块的端部,使第一横杆上抬,进行收纳,使用时更加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皮下组织撑开钳。
背景技术
皮下组织是皮肤以下的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连接皮肤与肌肉,常称为浅筋膜。皮下组织介于皮肤与深部组织之间,使皮肤有一定的可动性。皮下组织的厚度因个体、年龄、性别、部位、营养、疾病等而有较大的差别,一般以腹部和臀部最厚,脂肪组织丰富。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构成,其上接真皮,下与筋膜、肌肉腱膜或骨膜相连。脂肪细胞胞浆透明,核偏于细胞内缘。脂肪细胞聚集形成一级小叶,许多一级小叶构成二级小叶,二级小叶周围有纤维间隔或称小梁。脂肪间隔中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等。
中国专利公开了:反向皮肤撑开夹,专利申请号:202021390322.9,该专利“所述撑开夹为倒U型结构,所述撑开夹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所述凹槽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凹槽位于所述撑开夹的内侧表面上,位于所述撑开夹左端部位的所述凹槽与位于所述撑开夹右端部位的所述凹槽的数量相同,所述固定杆包括水平杆和固定球体,所述水平杆为水平放置的圆柱体杆,所述固定球体为圆球状,所述固定球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球体分别固定在所述水平杆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所述固定球体与所述水平杆为一体式结构,位于所述水平杆左端面的所述固定球体放置在位于所述撑开夹左端部位的所述凹槽内,位于所述水平杆右端部位的所述固定球体放置在所述撑开夹右端部位的所述凹槽内”。
但该设备在使用时,无法在对手术切口长度进行稳定的固定,容易因误触等导致松动现象,稳定较差不利于进行使用,为此,我们提出皮下组织撑开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皮下组织撑开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皮下组织撑开钳,包括两个钳体,两个所述钳体顶端均设置有穿孔,两个所述钳体侧壁均固定有夹板,两个所述钳体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钳体通过第一轴承铰接,一个所述钳体侧壁固定有两个第一卡块,两个所述第一卡块相对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底端固定有第二卡块,另一个所述钳体侧壁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与第二卡块适配的齿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杆内部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横杆通过第二轴承与两个第一卡块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齿槽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卡块侧壁固定有与凹槽大小适配的第三卡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轴承内部设置有扭簧。
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穿孔内壁均固定有套环。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卡块呈三角形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皮下组织撑开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俊,未经刘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573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凝土圆柱支模模板
- 下一篇:一种学前教育用音乐学习乐器摆放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