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加工组装用箱板自动焊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74485.1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77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宫传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2 | 分类号: | B23K37/02;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杨来宝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加工 组装 用箱板 自动 焊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装箱加工组装用箱板自动焊接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支撑台顶部两端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表面设置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左端纵向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前端横向设置有限位板,所述侧板后端横向设置有螺杆,本装置结构新颖,实用方便,通过弧形孔、螺杆、活动板、导向杆、气缸、焊头本体以及电机的配合连接,能够实现焊头本体平稳的弧形焊接,解决了现有的焊接装置不能稳定的按照弧形线路的焊接,焊接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集装箱加工组装用箱板自动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集装箱,英文名container。是能装载包装或无包装货进行运输,并便于用机械设备进行装卸搬运的一种成组工具。集装箱最大的成功在于其产品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建立的一整套运输体系。能够让一个载重几十吨的庞然大物实现标准化,并且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多式联运相配套的物流系统。
集装箱在加工生产组装时,需要对箱板进行焊接,在标准化生产中,对于一些标准件焊接时会遇到一些特定的弧形焊接口,现有的焊接装置只能进行直线焊接,这些特定的弧形焊接口需要人工进行焊接,费时费力,焊接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加工组装用箱板自动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集装箱加工组装用箱板自动焊接装置,包括:
支撑台,所述支撑台顶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夹紧机构;
所述支撑台顶部两端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表面设置有弧形孔,所述弧形孔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上方,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左端纵向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前端横向设置有限位板,所述侧板后端横向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右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表面,所述螺杆外壁螺纹设置有螺块,所述螺块的侧壁纵向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前端与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板表面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竖直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活动设置在所述弧形孔内,所述导向杆的底部通过连接板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设置有焊头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活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夹板,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动杆外壁,所述夹板外壁设置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内壁横向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活动板的前端与所述限位块外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孔两侧内壁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卡块,所述滑块两侧外壁与所述卡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带为网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装置结构新颖,实用方便,通过弧形孔、螺杆、活动板、导向杆、气缸、焊头本体以及电机的配合连接,能够实现焊头本体平稳的弧形焊接,解决了现有的焊接装置不能稳定的按照弧形线路的焊接,焊接效果好,通过设置夹紧机构,能够对待焊接箱板进行有效的固定,防止其在焊接时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台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台上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工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74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外置隔离开关断路电机
- 下一篇:涡轮结构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