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悬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80546.5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1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10 | 分类号: | F16F9/10;F16F9/3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魏笑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悬置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悬置及汽车,包括上流道板、下流道板以及解耦膜,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形成解耦通道,解耦膜设置于解耦通道内;下流道板的内底面上设有锥形柱,解耦膜上贯穿设有锥形孔;锥形孔能够随解耦膜的凸起变形与锥形柱分离,并与锥形柱的外周壁之间形成供阻尼液通过的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悬置,在颠簸路况下解耦膜可发生大幅变形,使锥形孔和锥形柱之间形成供阻尼液经过的间隙,结合上流道板上的第一泄压孔以及下流道板上第二泄压孔的设置,可使阻尼液在上液室和下液室之间快速流动,以改善上液室和下液室之间的压力差,避免行车中的异响,提高了乘客的乘车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悬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压悬置以及设有上述液压悬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购车的舒适性以及用车的舒适度愈发关注。通常借助液压悬置进行汽车的减震,从而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度。
现有的解耦膜片式液压悬置在车辆过减速带等颠簸路段时,受上液室和下液室之间压力差的影响,解耦膜在上流道板与下流道板之间来回频繁敲击,产生异响,乘客乘车的舒适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悬置及汽车,能够在颠簸路况下加快阻尼液在上液室和下液室之间的流动,避免解耦膜撞击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造成的异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压悬置,包括上流道板、下流道板以及解耦膜,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形成解耦通道,解耦膜设置于解耦通道内;
下流道板的内底面上设有向上凸起的锥形柱,解耦膜上贯穿设有适于容纳锥形柱、并能够与锥形柱的周壁贴合锥形孔,上流道板上贯穿设有第一泄压孔,下流道板上贯穿设有第二泄压孔;
其中,锥形孔能够随解耦膜的凸起变形与锥形柱分离,并与锥形柱的外周壁之间形成供阻尼液通过的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泄压孔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二泄压孔分别位于锥形柱的外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泄压孔的宽度自靠近锥形柱的一侧至远离锥形柱的一侧逐渐变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锥形孔设置于解耦膜的中心,第一泄压孔与锥形孔上下对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解耦膜的外周壁与解耦通道的内周壁之间具有过液间隙,解耦膜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至少两个抵接于上流道板的底面/下流道板的顶面的抵接环,相邻两个抵接环之间形成阻尼液流道,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上分别设有与阻尼液流道连通的阻尼孔,任一抵接环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向过液间隙一侧导送阻尼液的流通槽。
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抵接环上分别设有两个流通槽,两个流通槽在抵接环的中轴两侧对称分布;相邻两个抵接环上的流通槽在解耦膜的周向上交错分布。
一些实施例中,阻尼孔在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上分别分布有若干个,阻尼孔为圆形孔、或长轴沿上流道板或下流道板的径向延伸的椭圆孔、或圆形孔和椭圆孔的结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流道板和下流道板之间形成位于解耦通道外周的惯性通道,惯性通道包括至少两圈顺次连通的环流道,上流道板上设有与最内圈/最外圈的环流道连通的第一液口,下流道板上设有与最外圈/最内圈的环流道连通的第二液口。
一些实施例中,环流道设有两圈,分别为位于解耦通道外周的第一流道、以及位于第一流道外周的第二流道;
其中,第一流道的第一端与第一液口/第二液口连通,第二流道的第一端与第二液口/第一液口连通,第一流道的第二端与第二流道的第二端连通,且第一流道中液体的流向与第二流道中液体的流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0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智能电子闹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的筛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