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肠阴道瘘负压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84020.4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14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潘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叶利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肠 阴道 瘘负压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直肠阴道瘘负压引流装置;包括阴道引流管、直肠引流管及直肠阴道瘘负压吸引管;阴道引流管外壁靠近其上端环设有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阴道引流管外壁在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开有引流口;阴道引流管内部形成有第一引流腔及第二引流腔;第一引流腔上部与阴道引流管上端连通;第二引流腔上部与引流口连通;直肠引流管外壁靠近其上端环设有第三气囊及第四气囊;直肠阴道瘘负压吸引管插至第二引流腔,其上端从引流口穿出,以形成插至病人直肠阴道瘘的负压引流部。效果:本申请在病人阴道、直肠及直肠阴道瘘完全固放好后,能全方位密封直肠阴道瘘,阴道尿液及直肠便液等均不易进入直肠阴道瘘,使得病人直肠阴道瘘能实现快速愈合修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直肠阴道瘘负压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直肠阴道瘘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主要是先天因素导致。后天性直肠阴道瘘,病因复杂,常见于产伤、妇科盆腔手术、直肠癌术后并发直肠吻合口瘘、晚期癌症、感染、放射性损伤、性暴力或性犯罪等人为外伤。
后天性直肠阴道瘘的形成具体如下几个方面:
1、肛门直肠周围感染脓肿形成后,如果处理不及时或者不当,脓肿可穿透直肠阴道隔,导致瘘形成;
2、硬化剂注射时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剂量过大等,可以引起局部组织感染、坏死而形成瘘;
3、妇科肿瘤手术,如肿瘤与直肠黏膜粘连或侵犯直肠,剥离时可损伤直肠,如处理不当术后也易形成瘘;
4、常见于产科分娩过程中,如会阴保护不当或切开会阴偏离,偏向后纵中位也会导致直肠阴道瘘的形成;
5、直肠阴道贯穿伤可直接造成直肠与阴道间通道,伤后如果未及时发现及处理,极易形成直肠阴道瘘。
不管是先天性直肠阴道瘘还是后天性直肠阴道瘘,其均难以通过手术彻底治疗并康复,唯有通过较好的干预,才能使得其愈合良好。
现阶段,对于直肠阴道瘘的干预治疗,通常是从阴道将冲洗管插入至病人直肠阴道瘘,来对病人直肠阴道瘘进行冲洗杀菌,并将其中残液负压吸引出来,以使病人直肠阴道瘘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无菌状态来达到快速愈合,但病人往往在此时间段内禁不住排阴道分泌液、排尿和/或排便,因病人直肠阴道瘘与病人阴道及直肠均相通,所以,病人所排阴道分泌液、尿和/或便均存在继续进入病人直肠阴道瘘的可能,使得病人直肠阴道瘘会再次存有细菌及残液,使得在此时间段内愈合效果差。
而现有则没有一款能较好促进病人直肠阴道瘘快速愈合的装置以供使用。
因此,结合人体构造及临床经验,本专利发明人设计出本申请,以解决相关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直肠阴道瘘负压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肠阴道瘘负压引流装置,包括阴道引流管、直肠引流管及直肠阴道瘘负压吸引管;
阴道引流管外壁靠近其上端从上至下依次环设有第一气囊及第二气囊;阴道引流管外壁在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向外开设有引流口;阴道引流管内部相并列的形成有第一引流腔及第二引流腔;第一引流腔上部与阴道引流管上端连通;第二引流腔上部与引流口连通;
直肠引流管外壁靠近其上端从上至下依次环设有第三气囊及第四气囊;第三气囊与第四气囊之间间距等于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间距;
直肠阴道瘘负压吸引管可上下活动的插至于第二引流腔,其上端从引流口穿出,以使形成适于插至病人直肠阴道瘘的负压引流部。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阴道引流管外壁于引流口旁侧环设有显影圈A;直肠引流管外壁在第三气囊与第四气囊之间环设有显影圈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未经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84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水牛皮纸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机端盖圆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