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91744.1 | 申请日: | 2021-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5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星;刘韵;郑树盛;麦朋辉;黄海彬;麦慧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荣基鸿业建筑工程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29/045;E02D2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陈岑 |
地址: | 525100 广东省茂名市化***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室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混凝土挡土墙,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层粘贴在地下室外墙的外立面上,第一保护层粘贴在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层的外立面上,第二保护层安装在混凝土挡土墙朝向地下室外墙一侧,第二保护层与第一保护层相靠拢,混凝土挡土墙远离地下室外墙的一侧为坡面。有益效果是:利用混凝土挡土墙将回填土与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层隔离开,完全避免回填土与地下室外墙接触;利用混凝土挡土墙、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配合对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施加垂直于地下室外墙方向的压力,使防水卷材不易脱离外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现代的住宅和商业建筑通常会开挖地下室,高度由三米至十几米不等。由于地下室四周被回填土包围,防水是地下室外墙的大难题,目前是在地下室外墙的外力面上粘贴一层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然后在防水卷材的外立面粘贴一层挤塑泡沫板进行保护,但防水卷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在回填土的沉降作用下从地下室外墙上脱离,会破坏地下室的防水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混凝土挡土墙,所述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层粘贴在地下室外墙的外立面上,所述第一保护层粘贴在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层的外立面上,所述第二保护层安装在混凝土挡土墙朝向地下室外墙一侧,所述第二保护层与第一保护层相靠拢,所述混凝土挡土墙远离地下室外墙的一侧为坡面。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的相对面分别涂刷有一层石蜡油膜。
其中,所述混凝土挡土墙中设置有竖立的钢筋网,所述第二保护层靠近混凝土挡土墙的一面安装有钢板,所述钢板的中心焊接有垂直于钢板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用细铁丝绑扎在钢筋网上。
其中,所述坡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7°~89°。
其中,所述混凝土挡土墙的顶端厚度为5~8cm。
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采用若干块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拼接而成;所述第二保护层同样由若干块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拼接而成,所述第二保护层朝向混凝土挡土墙一侧的拼接缝处粘贴有透明胶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混凝土挡土墙将回填土与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层隔离开,完全避免回填土与地下室外墙接触;利用混凝土挡土墙、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配合对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施加垂直于地下室外墙方向的压力,使防水卷材不易脱离外墙;利用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配合避免混凝土挡土墙的沉降给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施加向下的拉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室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与钢筋网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层中单块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上安装钢板和连接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下室外墙、高分子复合防水卷材层、第一保护层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荣基鸿业建筑工程总公司,未经广东荣基鸿业建筑工程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17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的防水剂生产用分散机
- 下一篇:一种楼梯浇筑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