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输电杆塔风力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92203.0 | 申请日: | 2021-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04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郑雅兮;郑郭之;郑宏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赢坤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10 | 分类号: | F03D13/10;F03D1/06;F03D1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84 | 代理人: | 金慧玲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文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输电 杆塔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的输电杆塔风力发电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机头,所述机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三组扇叶,所述机头与扇叶的连接口均为环形设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扇叶顶端的固定杆,通过立柱、机头、扇叶、连接机构组成的风力发电设备可以减少碳排放得到清洁的能源,通过卡槽和固定杆前窄后宽的外观设置,使得扇叶在与机头进行对接时,存在可以调节的空间,利用斜坡进行挤压入槽,缩短来扇叶的安装时间,避免了传统螺钉难定位易倾斜等特点,同时,利用螺纹盘、卡杆和卡槽对固定杆进行限位固定,将扇叶与机头连接在一起,因采用螺纹方式连接,易转动连接组件,同时方便后期进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装置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的输电杆塔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功,机械功带动转子旋转,最终输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风力发电机一般有风轮、发电机(包括装置)、调向器(尾翼)、塔架、限速安全机构和储能装置等构件组成。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它把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发电机在风轮轴的带动下旋转发电。广义地说,风能也是太阳能,所以也可以说风力发电机,是一种以太阳为热源,以大气为工作介质的热能利用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在安装时,传统扇叶与机头之间通过多根螺杆进行固定,且需要吊机将扇叶吊起进行对接,多组螺杆无疑是给施工带来来难度,螺杆孔位较小且孔位多,需要精确操控,且扇叶体型较大易抖动,造成对接定位耗时长,易出错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输电杆塔风力发电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的输电杆塔风力发电装置,包括立柱,所述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有机头,所述机头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三组扇叶,所述机头与扇叶的连接口均为环形设置,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在扇叶顶端的固定杆,所述机头的连接端开设有同固定杆大小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端内开设有滚轮槽,所述滚轮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盘,所述螺纹盘的靠近扇叶的一面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盘远离扇叶的一面固定连接有环形齿圈,所述固定槽和滚轮槽之间开设有方形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靠近螺纹盘的一侧开设有与螺纹盘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连接端的侧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位于滚轮槽内端头固定连接有与齿圈相啮合的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转杆和连接端之间连接有锁死机构,所述锁死机构包括开设在转杆的杆壁上的抵槽,所述连接端内对应抵槽的位置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滑动连接有抵杆,所述抵杆和弹簧槽的槽底共同连接有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上套设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贯穿弹簧槽延伸至连接端外,所述抵杆远离弹簧片的一端穿过弹簧槽的槽口并延伸至抵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滑槽的槽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远离限位槽槽底的一端穿过限位槽的槽口并固定在卡杆的杆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转杆远离齿轮的一端开设有六棱孔。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端与扇叶之间设有密封垫。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设为前窄后宽的类梯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立柱、机头、扇叶、连接机构组成的风力发电设备可以减少碳排放得到清洁的能源,通过卡槽和固定杆前窄后宽的外观设置,使得扇叶在与机头进行对接时,存在可以调节的空间,利用斜坡进行挤压入槽,缩短来扇叶的安装时间,避免了传统螺钉难定位易倾斜等特点,同时,利用螺纹盘、卡杆和卡槽对固定杆进行限位固定,将扇叶与机头连接在一起,因采用螺纹方式连接,易转动连接组件,同时方便后期进行维护;通过抵槽、弹簧槽、抵杆、弹簧片和按压杆,组成的锁死机构,使得扇叶与机头固定好后对转杆进行再次固定,避免设备在工作是因震动对转杆产生不利影响,利用抵杆将转杆抵死进而进行限位,操作简单,提高设备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赢坤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赢坤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22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喷机臂架、湿喷机及湿喷车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检测用印刷电路板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