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股式缠绕的高分子量聚乙烯耐高温阻燃复合绳有效
申请号: | 202122298698.8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7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金红;黄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捷明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02 | 分类号: | D07B1/02;D07B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彭豆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股式 缠绕 分子量 聚乙烯 耐高温 阻燃 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股式缠绕的高分子量聚乙烯耐高温阻燃复合绳,包括阻燃层,阻燃层的外侧套接有弹性层,弹性层为玻璃纤维线和聚氨酯线复合而成,阻燃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弹性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细铁丝,若干细铁丝呈圆周均匀分布于弹性层的内侧,弹性层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耐磨套,弹性层的厚度大小为耐磨套的两倍,连接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力条;上述方案中,通过弹性层和连接套的相互配合,将阻燃层固定于弹性层和连接套的中心位置,通过弹性层和固定套来对阻燃层进行隔绝防护,弹性层的弹性作用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界的冲击力的作用,保证了复合绳整体的韧性,防止阻燃层的断裂使得绳索的阻燃能力下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绳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股式缠绕的高分子量聚乙烯耐高温阻燃复合绳。
背景技术
防火阻燃绳又名防火绳、阻燃绳,防火阻燃绳起火点低,阻燃效果好,不易点燃,离开火源会自灭,并具备防水功能,达到永久阻燃效果,与不阻燃线绳一起对比用火烧会看到明显区别,防火阻燃绳是消防安全、火灾救援、建筑逃生、矿业逃生的必备用品。现有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绳索为提高阻燃和耐火性能,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在制造时在绳索表面采用包覆钢丝或涂覆阻燃涂料等方法处理。
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复合绳在使用的过程中,阻燃层无法得到有效的防护,在外界的防护层出现损坏时,阻燃层容易受到磨损或产生割裂,进而导致阻燃层整体的阻燃能力出现一定的下降,进一步影响复合绳整体的阻燃能力,使得复合绳无法持续的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股式缠绕的高分子量聚乙烯耐高温阻燃复合绳,包括阻燃层,所述阻燃层的外侧套接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为玻璃纤维线和聚氨酯线复合而成,所述阻燃层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套。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层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细铁丝,若干所述细铁丝呈圆周均匀分布于弹性层的内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细铁丝插接于弹性层的内侧,在使用的过程中,细铁丝能够保证绳索整体的结构强度,防止绳索受到尖锐物品的割刺而断裂,以此进一步对阻燃层进行有效的防护,防止阻燃层受到破损影响复合绳的阻燃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层的外侧固定套接有耐磨套,所述弹性层的厚度大小为耐磨套的两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耐磨套置于弹性层的外侧可以使得弹性层不易受到外界的磨损,从而保证了弹性层长久的使用寿命,而弹性层的厚度大小为耐磨套的两倍,在保证复合绳具有足够耐磨性的同时,保证了复合绳整体的柔韧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弹力条,所述弹力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弹力条的固定套的设置,通过弹力条将连接套和固定套进行连接,保证连接套和固定套之间能够预留足够的空隙进行弹力条的收缩与伸张,保证了复合绳使用过程中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力条为弹性材质构件,所述连接套的内侧填充有含磷阻燃共聚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力条的弹性材质构件使得弹力条能够位于连接套和弹力条的中心位置,通过弹力条的设置使得复合绳整体的韧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含磷阻燃共聚酯的填充物能够起到一定的阻燃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力条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编织绳,所述编织绳之间相互编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互编织而成的编织绳在结构上更加紧密,通过编织绳不仅能够保证绳索足够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够防止复合绳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散的现象,编织绳作为阻燃的核心层,相互编织而成能够进一步提高复合绳整体的阻燃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捷明密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东捷明密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2298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的生命参数监测装置
- 下一篇:轨道机器人及监控系统